理论前沿
理论前沿
-
人工智能深刻影响经济学科发展
本报讯(记者李永杰)11月1—2日,“百年中大经济学科校长院长论坛”在中山大学举办。论坛主题为“人工智能与经济学科发展”,与会学者围绕人工智能变革下的经济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经济理论创新以及...
2024-11-06 -
探索非传统安全与全球治理研究新进路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王晏清)10月26日,第六届中国非传统安全论坛在京举行。本次会议以“非传统安全风险与全球治理”为主题,共设置四组分论坛,与会学者围绕非传统安全理论与实践、区域安全与全球治理等...
2024-11-04 -
推进翻译能力建设 赋能国际传播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明海英 通讯员 张地珂 张伶俐)10月18—19日,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国语学院承办的第十九届中西部地区翻译理论与教学研讨会暨翻译研究国际论坛在武汉举行。 中国地质大...
2024-11-04 -
培养心怀“国之大者”的时代新人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查建国 陈炼)近日,记者走进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跟随负责老师深入了解该校创新宣讲形式的经验与做法。 校方表示,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一直以来十分注重学生的理想信念和爱国主...
2024-11-04 -
粤港澳大湾区俗文学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10月18日至19日,“首届粤港澳大湾区俗文学研讨会”在广州大学荔湾研究院召开。与会学者就粤港澳俗文学研究领域的诸多问题展开深入研讨。 小说研究成果丰硕 一是古代小说名著的研究...
2024-11-04 -
创新数字金融 构建现代金融服务体系
在数字中国的国家战略构建进程中,各行各业都在布局自身业务和管理模式的数字化转型。数字金融具有数字与金融的双重属性,能够加速资金、信息、数字等要素的自由流通与有效配置,矫正传统金融因信息不对称引发的...
2024-11-04 -
推动新型智库研究范式和方法创新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王广禄)10月26日,2024年第二期江苏“智库沙龙”在南京举行,80余位专家学者就新型智库高质量发展等主题展开深入研讨交流。会上还发布了《人口高质量发展评价报告(2024)...
2024-11-04 -
从媒介学的视角看数字城市沟通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查建国 陈炼 通讯员 赵天润 丁超逸)10月19日,“数字城市沟通:媒介学的视角”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成立四十周年学术研讨会暨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24)在沪举行...
2024-11-04 -
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 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金融是创新活跃的行业,金融创新能力是金融强国的重要软实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持续推进我国金融事业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有力地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
2024-11-04 -
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 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通过金融创新更好地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数字时代的重要课题。近日,由宁波财经学院蒋天颖教授团队撰写的学术专著——《数字时代金融创新的理论与实践》正式面世。该书深度剖析了数字时...
2024-11-04 -
泛政治化:一种政治和意识形态操弄
近年来,在国际关系中出现了一种暗流涌动的“泛政治化”现象。美国及其盟友以民主人权或国家安全为借口,将国际经贸关系、科技关系、人文交流乃至公共卫生事件贴上政治标签,进行“泛政治化”,作为抹黑和打压对...
2024-10-31 -
以全域媒介思维重塑博物馆展示传播平台
博物馆保存了丰富的考古工作成果、传世文物与文献实物资料,对于珍藏民族集体记忆、传承国家文化基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断增强我国博物馆利用展品进行传播的能力,能够使不同文化背景的参观者感同身受,更深...
2024-10-31 -
“马克思与正义”问题的解读与澄明
自政治哲学兴起以来,“正义”概念作为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成为饱受瞩目的焦点。在关于“马克思与正义”问题的争论中,针对美国学者塔克尔和伍德对于权利和正义问题的理解,美国杜克大学学者艾伦·布坎南试图独辟...
2024-10-31 -
走进皮洛:见证人类对青藏高原的早期探索
从成都双流到稻城亚丁机场的飞机降落有点猛,像是砸到了跑道上,吓人一跳。更让人吃惊的是,机上发放的存有小面包的密封塑料袋纷纷炸裂。亚丁机场海拔4411米,是目前海拔最高的民用机场。我们要去看稻城的皮...
2024-10-31 -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与乡镇移风易俗工作纪实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把“乡风文明”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紧迫任务,多次强调要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近年来,聊城市茌平区洪官屯镇始终把建设好、利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2024-10-31 -
以乡村文化振兴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为乡村文化振兴指明了方向。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对于推动文明乡风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乡村居民衣食住行基本富足的现阶...
2024-10-31 -
以法律方法助力我国法律统一适用
法律方法论在我国迄今经历了约30年的学术发展,这也为法律方法融入司法实践,助力我国法律统一适用提供了可能。当前,有必要对法律方法助力我国法律统一适用工作的理论原理与实践机制进行探讨。 法律方法何...
2024-10-31 -
基于大数据的区域国别研究创新
大数据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产物。大数据的特点通常被概括为“5V”,即体量大(Volume)、速度快(Velocity)、种类多(Variety)、价值高(Value)和有效性(Validity)。大...
2024-10-31 -
“文明实践+”突破乡风文明县域瓶颈
全面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必然要求和实际行动。为加快建设乡村文化阵地,克服县域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挑战,山东...
2024-10-31 -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推进移风易俗的路径探索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这是对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全面乡村振兴的进一步推进。乡村要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培育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2019年10月,《关于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 建...
2024-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