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发展学术 服务社会
欢迎访问深圳市社会科学网 今天是

理论前沿

  • 全球文明倡议持续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

      2024年是全球文明倡议提出一周年。这一年来,倡议为国际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尤其是为人类文化与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机遇。早在2021年和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与...

    2024-10-30
  • 社区参与促进老年人幸福感提升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日渐突出,老年人的健康、养老等一系列问题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现实迫切性空前凸显。传统的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已经不能满足老龄化社会的需求,社区作为联结个体与社会的...

    2024-10-30
  • 社区社会资本视角下促进流动老年人心理健康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全球各国需直面的共同挑战,也是新时代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近年来,在新型城镇化持续推进和代际支持文化的双重影响下,流动老年人的数量呈快速增长态势,并在未来将以较大规模持续存在。与...

    2024-10-30
  • 余光中文学和翻译中的乡愁

      探讨余光中的文学和翻译思想,离不开“现代性”和“乡愁”这两个主题。余光中的文学和翻译围绕中西之间及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展开。有论者指出:“余光中诗意的思想不仅隐含着20世纪中国文学从‘古典’到‘先锋’...

    2024-10-30
  • 古籍数字化助力古典学研究

      本报讯(记者班晓悦 吴楠)10月19日,“中国古典学研究进展与古籍数字化前沿技术”研讨会在合肥召开。  安徽大学文学院院长吴怀东表示,现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的发展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便捷、效率,也带来...

    2024-10-30
  • 高质量建设新型智库

      本报讯(记者张杰)10月25日, 2024泰山智库论坛在山东烟台举办。与会学者围绕建设高质量新型智库、巩固和增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态势、新质生产力与现代化新动能等议题展开研讨,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

    2024-10-30
  • 加强语言学研究伦理建设

      研究伦理指的是在进行科学研究时需遵循学术界普遍认可的伦理准则和指导方针,确保研究活动符合道德标准、法律法规和学术规范。1947年颁布的《纽伦堡守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研究伦理的纲领性文件,受到了国...

    2024-10-30
  • 以诗歌翻译见证中法文化交流

      在中法文化交流史上,文学作品的翻译是重要的一环,涌现了许多优秀的翻译家,叶汝琏就是其中的代表。在家学氛围的影响下,早年的叶汝琏接受过良好的传统教育,为他打下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叶汝琏的中学时代正...

    2024-10-30
  • 城市语言景观的发展与治理

      语言景观在和城市的对话中书写城市公共空间,与城市保持共变关系,是透析城市的棱镜。伴随公共空间的定义更新、社会语境的重构组合,我们需要开启新视角、探索新路径,不断提升城市语言景观的治理效能。  城市...

    2024-10-30
  • 蹚出科技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新路

      本报讯(记者吴楠)10月24日,由江苏省社科联主办的《江苏十三绘: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市域图景》新书发布暨中国式现代化市域探索研讨会在南京举行。  “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在江苏有更集中的体现,...

    2024-10-30
  • 【聚焦学理中国】做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宣讲工作的三原则

      宣讲工作是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是党的理论武装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递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重要手段和有效载体。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工作担负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2024-10-30
  •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东北社会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赵徐州 通讯员 肖兴婷 安若男)10月20日,吉林省社会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东北社会建设”研讨会在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省行政学院)召开。  中国...

    2024-10-30
  • 商君之学的多维度解读

      《商君书》始称《商君》,又名《商子》,是一部先秦时期的政治论文合编,对于我们深入研究战国史,深刻理解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制度及法律思想等具有重要价值。而从古至今歧见纷纭的评价及文字的古奥难读,也使《商...

    2024-10-30
  • 【“三大体系”建设】人工智能的伦理挑战与科学应对路径

      自2022年以来,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大模型推动了人工智能(AI)产业的爆发式增长,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深刻改变并重塑经济、社会。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机会和风险的争论。事实上,争论可...

    2024-10-30
  • 从基层治理解读近世中国

      “郡县治则天下安。”基层社会治理与社会秩序维系既是国家治理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也是理解传统中国社会经济制度的重要线索,受到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广泛关注,不同学者从不同视角出发,形成丰富的...

    2024-10-30
  • 华夏民族价值理念彰显中华文明连续性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其中连续性居于第一位,华夏民族价值理念使中华文明充满生命活力,铸造了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连续性特征。  华夏民族价值理念促使  中华文明连绵...

    2024-10-30
  • 数字技术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传播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

    2024-10-30
  • 【理响中国】坚定文化自信与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时代新命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深刻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八年的文化发展实践表明,“文化自信”科学...

    2024-10-30
  • 把唐诗学研究推向纵深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网上海讯(记者 查建国 陈炼)9月20—22日,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东亚唐诗学研究会、上海市古典文学学会、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和唐诗学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2024东亚唐诗学青年学者论坛暨国...

    2024-10-28
  • 探索师范院校协同发展新范式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明海英 通讯员毛军刚)10月10日,“山海有界,青绿无垠——弘扬教育家精神暨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大思政课在华中师范大学露天电影场举行。来自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华中师...

    202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