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发展学术 服务社会
欢迎访问深圳市社会科学网 今天是 2025年5月24日 星期六

理论前沿

  •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 观的当代启示

    “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天人合一”理念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蕴含着丰富的古典生态哲学智慧,其核心观点建立在人与天地万物一体同源的体悟...

    2024-10-23
  •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一种状态。在科学社会主义创立之前,人类社会已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三大人类文明形态。资本主义文明模式曾经辉煌一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西方资本主义的现代...

    2024-10-23
  • 乡土文学创作要突出在地意识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句话形象地揭示了艺术与现实生活的互动关系。“源于生活”点明文艺创作的基本原则,即文艺工作者从生活中汲取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和素材;“高于生活”则强调了文艺作品超越现实、深化...

    2024-10-23
  • 【书评】文明互鉴视野下地域文化的创新表达

    天府文化是依托成都平原,覆盖“天府之国”四川,辐射周边地区,且始终与中华其他地域文化和海外文化保持密切交流的一种高度发达的地域文化形态。无论是作为长江上游地区多种文化要素交汇融合的独特样本,作为多...

    2024-10-22
  • 推动区域国别学学术共同体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李想)10月12日,第二届“面向亚洲的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本届会议主题为:“亚洲区域国别研究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与知识生产”。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学术委员会...

    2024-10-22
  • 人工智能背景下理工科大学如何建设新文科

    中国社会科学网上海讯(记者 查建国 陈炼)10月12日,“人工智能背景下理工科大学新文科建设论坛”在华东理工大学举行。    “人工智能背景下理工科大学新文科建设论坛”会议现场 校方提供  促进科...

    2024-10-22
  • 在创新中提高大都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本报讯 (记者查建国 陈炼)10月17—18日,由上海市委党校主办的“大都市治理现代化的战略思考国际研讨会”在沪召开。会议提出,大都市有着特殊的自身条件和承担的历史任务,应当把握大都市治理现代化的...

    2024-10-21
  • 主流媒体在生态传播中的话语建构

    开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众化传播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在新媒体时代,如何积极借助视觉内容和修辞寻求话语认同,实现有效的生态传播,从而激活并重塑群众内生动力,建设生态文明共同体,成为传播...

    2024-10-21
  • 持续推进我国水环境治理现代化

    本报讯 (记者李永杰) 10月15日,“治水为民,兴水强国:《习近平关于治水论述摘编》研讨会”在华南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治水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羊城,共同学习领会《习近平关于治水论述摘编》,加...

    2024-10-21
  • 敦煌资料反映古代生态哲学思想

    敦煌地处西北内陆,四周多戈壁沙漠,气候干燥多风,生态环境脆弱。汉简和敦煌遗书中都有真实描述当地恶劣天气现象与珍贵水资源的记载。当地先民在长期生产和生活中,一方面利用资源,改善环境,形成了灿烂的敦煌...

    2024-10-21
  •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塑新时代青年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广大青年迎来了施展才华、实现价值的最好舞台。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更关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以何种精神面貌站上强国复兴的舞...

    2024-10-21
  • 推进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传播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我们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数字化有机融合,探索文化发展新路径,塑造新的文化产业,这对于推进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精神源泉...

    2024-10-21
  • 推进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网西安讯(记者 陆航 实习记者 杨非非)10月19日,第十一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论坛暨第十四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论坛在西安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和全国...

    2024-10-21
  • 加快构建现代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近日,《集体经济蓝皮书:中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报告(2023~2024)》一书出版,蓝皮书以“农业新质生产力:目标、路径与组织结构”为主题,研究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目标、实施路径...

    2024-10-21
  • 打破学科界限 开展科技人文融通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网上海讯(记者 查建国 陈炼)9月20—22日,第二届“数字·智能的世界”学术研讨会暨《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刊45周年高端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    会议现场 本...

    2024-10-21
  • 聚焦新时代人文经济学与东北全面振兴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赵徐州 通讯员 肖兴婷)9月28日,“新时代人文经济学与东北全面振兴暨人文经济学学术共同体专家研讨会”在吉林长春召开。    会议现场 肖兴婷/摄  吉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

    2024-10-21
  • 探索主流媒体引导舆论的语态创新

    进入数字时代,随着多元新闻主体的涌现及表达日益活跃,舆论生态更为复杂,潜在的舆论风险加大。舆论撕裂、极化现象频现,影响着社会共识的达成。主流媒体在舆论引导格局中理应继续扮演关键角色,而语态创新对主...

    2024-10-16
  • 【理响中国】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提出了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涉及体制、机制、制度层面的各方面内容。其中,第十部...

    2024-10-16
  •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

    新时代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对于更好地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首先,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关系博弈和国家竞争不断加剧,世界呈现大发展、大调整、大转折、大...

    2024-10-16
  • 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的方法论意涵

    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是新时代一项全新的改革要务,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改革方法论思想。  以共同目标为改革牵引  最大可能激发改革动力  深化改革离不开坚定的政治立场、正...

    2024-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