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翻译能力建设 赋能国际传播
日期:2024-11-0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明海英 通讯员 张地珂 张伶俐)10月18—19日,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国语学院承办的第十九届中西部地区翻译理论与教学研讨会暨翻译研究国际论坛在武汉举行。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副书记王甫认为,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离不开翻译人才的培养和翻译质量的提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聚焦美丽中国、宜居地球建设,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努力提升我国在全球资源环境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湖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会长刘军平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湖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的发展历程,作为湖北地区开展翻译研究和交流、促进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重要平台,其影响力已延伸至全国,为提高翻译质量、促进翻译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服务。他认为,值此翻译教育经历时代巨变和数智转向之时,进一步研讨数智时代翻译与传播正当其时。
与会学者聚焦“数智时代的翻译与传播”主题,围绕人工智能时代的翻译学科建设、长江文化外译与中国对外话语体系构建、人工智能时代的口笔译教学、人工智能与翻译伦理、大语言模型背景下的文学翻译与传播等话题开展讨论交流。
会议认为,数字化浪潮对全球语言服务行业影响深刻。在这一背景下,翻译教育与国际传播面临挑战,同时也面临机遇。今后应当充分发挥翻译学科的作用,培养和造就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业务精湛、精通中外语言的高水平翻译人才队伍,为建设教育强国、提升中华文化传播力影响力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