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前沿
理论前沿
-
拓展新时代美学美育高质量发展空间
11月9—10日,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哲学研究分会第22届学术年会在江苏大学举行。与会代表聚焦主题“新时代的美学与美育”,深入研讨美学理论及其教育意蕴研究、美育理论与美育流派研究、学校美育实践的哲学反...
2024-11-15 -
弘扬桐城派文化当代价值
本报讯 (记者班晓悦 吴楠)11月8—10日,“桐城派教育理念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安徽桐城举行。 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会长王子龙表示,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桐...
2024-11-15 -
探究汉代文化史赋能区域社会史勃兴理据
11月9日,“汉代历史文化与区域社会学术研讨会”在江西赣州举行。 加强出土资料与历史研究融合 汉代是我国民族艺术风格确立与发展的重要时期。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徐卫民表示,与先秦绘画艺术相比...
2024-11-15 -
加强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法律保障
近年来,网约配送员、网约车驾驶员、货车司机、互联网营销师等依托互联网平台就业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大量出现,他们与用工平台之间往往属于不完全劳动关系,其劳动权益保障面临困境。2023年全国总工会第九次...
2024-11-15 -
进博会蓝皮书发布 双向开放助力世界经济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11月6日,“双向开放惠及世界经济发展”研讨会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发展研究报告No.6》蓝皮书发布会在上海召开。 蓝皮书基于翔实的数据资料,运用计量分析、人工智能技术等较为...
2024-11-14 -
【社科专访】探讨AIGC时代外语教育新路径
11月1日至3日,“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第六次理事大会”在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举行。在本次大会上,与会学者探讨了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时代外语教育学科的发展变革及其面临...
2024-11-14 -
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组织青年人才实训工作坊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李永杰 通讯员 陈艳艳 王玉静)11月2日至3日,2024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组织青年人才实训工作坊在华南理工大学举行。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吴波,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全球青年领导力...
2024-11-14 -
学者研讨“域外文献与元代东西文化交流”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李永杰 通讯员 李伟苗)11月8日至10日,“域外文献与元代东西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暨2024年中国元史研究会年会”在暨南大学召开。 元代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
2024-11-14 -
【思政讲理】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三链”教学综合改革
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改革发展的新要求和新趋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
2024-11-14 -
价值链合作: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的新抓手
近年来,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下,中国和拉美国家双边经贸关系朝着更加多元化和纵深发展的方向迈进。拉美丰富的资源贮藏与中国的市场和技术优势存在很强的互补性和互惠性。2024年,随着秘鲁和巴西分...
2024-11-06 -
深化财经体制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高莹)11月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工程系列论坛暨马克思主义财经科学发展论坛(2024)——“全面深化财经体制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
2024-11-06 -
以数字化赋能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赛音)11月2日,“数字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暨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研讨会”在广西南宁举行。会议聚焦数字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主题,推动数字赋能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
2024-11-06 -
深入研究习近平文化思想核心要义
本报讯(记者赵徐州)10月26日,习近平文化思想高峰论坛暨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开题报告会在长春举行。 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习近平文化...
2024-11-06 -
在守正创新中实现陕西文艺新作为
本报讯(记者陆航)10月15日,“新时代陕西文艺的新视域与新境界”学术研讨会在西安举行。与会学者聚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分析陕西文学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为陕西高质量发展贡献社科智慧和文学力量...
2024-11-06 -
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创新研究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数字化技术为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保护与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少数民族古籍文献作为中华民族宝贵文化遗产的璀璨明珠,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独特的民族精神。数字化技术,凭借其卓越的优...
2024-11-06 -
重新发现民法中的“人”
民法中“人的形象”源于实践,亦因应实践不断更始。因此,民法中的“人”有着一张普罗透斯般变幻无常的面孔。私法史中,民法的范式转移、价值递嬗无不根植于对人认识的深化。诚如日本法学家星野英一在《私法中的...
2024-11-06 -
司法人工智能何以可能
中国法治建设需要什么样的智慧治理?基于人工智能的司法裁判为什么具有可接受性?或者说,司法人工智能何以可能?彭中礼教授所著《司法裁判过程中的人工智能应用研究》一书综合运用了规范分析法、实证分析法、案...
2024-11-06 -
数智化为语言研究提供新机遇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11月2日,语言资源与计算人文研讨会暨语言资源与计算人文专委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来自语言学、计算机、统计学、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的多位专家学者参会,共同探讨智能技术条件下的语言...
2024-11-06 -
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段丹洁)11月2-3日,第三届教育局长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以“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为主题,围绕学校、城乡、群体、教师、教育治理资源配置体制机制改革进行政策研讨...
2024-11-06 -
“两个先行”理念下的外国文学学科建设与理论建构学术研讨会在杭州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李想 通讯员 张弛)11月1日至3日,“两个先行”理念下的外国文学学科建设与理论建构学术研讨会在杭州举行。 会议认为,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学科在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中扮演了重...
2024-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