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发展学术 服务社会
欢迎访问深圳市社会科学网 今天是

学术研究

  • 在比较中探寻思想之丛林

      人类多样化的文明皆是生活方式、文化制度、历史传统与社会规范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晶,每个文明体均有自身的优长与特色,值得交流、借鉴、互补与创新。正是抱有这样的时代使命与文化使命的宏愿,傅有德教授积30...

    2022-12-07
  • 加快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的深入推进和各地实践探索的开展,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有关理论研究、机制创新、特色模式实践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但依然存在理论认识不深、实现路径单一、制度创新不...

    2022-12-07
  • 探索城乡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当前,我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主要表现为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而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问题的总抓手,成为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

    2022-12-07
  • 汇聚智库力量 共促全球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王春燕)12月2日,第五届中国智库建设与评价高峰论坛在线召开,主题为“汇聚智库力量  共促全球发展”。论坛旨在增进智库界交流合作,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高质...

    2022-12-07
  • 探索契合中国企业的管理理论

    20世纪初,以美国管理学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著作《科学管理原理》为代表的古典管理理论的出现,让管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登上了学术研究与实践的历史舞台,此后管理理论不断丰富发展。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

    2022-10-28
  • 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学者们认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继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推进2...

    2022-10-28
  • 【人类文明新形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历史超越

    物质文明作为人类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创造的巨大的物质产品丰腴程度和经济财富的集中表现,不仅依赖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包括文明赖以存在的物质资料的生产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状况,依赖于人们认识物质世界和...

    2022-10-12
  • 【人类文明新形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在这样一个超大规模的经济体中实现现代化、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没有坚实的经济基础作为支撑是难以实现的。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社...

    2022-10-12
  • 【人类文明新形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重构

    2021年4月20日,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上以视频方式发表题为《同舟共济克时艰,命运与共创未来》的主旨演讲时指出:“全球治理应该符合变化了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

    2022-10-12
  • 【人类文明新形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根本特征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决定于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乃至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决定于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022-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