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发展学术 服务社会
欢迎访问深圳市社会科学网 今天是

学术研究

【人类文明新形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

 日期:2022-10-1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在这样一个超大规模的经济体中实现现代化、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没有坚实的经济基础作为支撑是难以实现的。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被牢固确立下来,引领我国取得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奠定了扎实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诸多风险与矛盾叠加,能否保持战略定力做好自己的事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至关重要,其中最为核心、不可动摇、必须一以贯之的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兴国之要。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历史证明的兴国之要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将生产力的进步、生产关系的改善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治国理政的重点,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都不可偏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

历史的成绩已经充分证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举,正如邓小平所说,“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只有自上而下,始终将经济建设作为中心工作,适时推进关键领域的改革,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够不断做大经济体量、保持中高速增长,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奠定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应对现实挑战的治本之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仍需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尤其在当前经济形势面临负向外部冲击的情况下,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对于保民生、促发展至关重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和系统性被置于十分关键的位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内涵和重点发生了显著变化。首先,我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增速整体呈下降态势,跨过了持续高速增长的时代。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要内涵,核心在于既要数量增长,更要质量提升。其次,追求高质量发展并不意味着放弃速度,适当的增长速度有助于保证经济体量的持续稳定扩张。经济增长速度综合反映了一国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的驱动力是否强劲,是反映一国经济稳定与否的“晴雨表”。

(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关键在于“做大蛋糕”,使经济保持合理的增速,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分配制度的改善提供物质基础。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能不断提高社会物质产品的供给能力和供给质量,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内在需求,在财富增长、民生改善、制度改进的正向循环中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既是一个发展问题,也是一个分配问题。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有效的市场激励,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初次分配原则有助于激发各类生产要素的活力,为共同富裕构建物质基础,发展离不开分配;建立公平分配制度的中长期目标是形成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要通过再分配和三次分配达到“抽肥补瘦”的效果,也需要政府在民生保障领域的积极作用,这些政策的实现也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经济建设和共同富裕、发展和分配这三对目标在历史进程上是同时并举、协调推进的,不是非此即彼的二分关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共同富裕的逐步推进也将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