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前沿
学术研究
-
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立法工作
本报讯(记者孙美娟)11月11—12日,由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主办的“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2023年学术年会”在天津举行。与会学者围绕“新时代新征程立法的理论与实践”主题,就新时代不断完善以宪...
2023-11-17 -
推动中华诗歌文化传承发展
本报讯(记者曾江 通讯员冉美玲)11月4日,首届“草堂中华诗歌论坛”在成都杜甫草堂举行。论坛主题为“古典与现代”,旨在贯通古今,融汇中外,促进古典诗词与现当代诗歌的学术交流,推动中华诗歌文化创新性...
2023-11-17 -
周小刚: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 筑牢基层善治根基
作者:周小刚,系华东交通大学经管学院教授、江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和发...
2023-11-16 -
速继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作者:速继明,系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中国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一角。 新华社发 体系化、学理化是理论创新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基本...
2023-11-16 -
潘玉腾:科学回答文化建设的重大课题
作者为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核心阅读 习近平文化思想博大精深,对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课题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为...
2023-11-16 -
涵养城市精神 塑造现代城市文明
艺术精神是激发城市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图为市民在日前正式向公众开放的深圳美术馆(新馆)参观。 深圳特区报记者 胡蕾 摄 ■ 祁述裕 邓雨龙 提要 法治为涵养城市精神划定底线;自治是企业、社会组...
2023-11-14 -
AI大模型赋能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
■ 吕文静 张瑞清 近年来,以ChatGPT为代表的AI大模型展现出巨大潜力,不仅改写了技术领域的发展脚本,更为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这波浪潮中,文化产业的每一个环节都因...
2023-11-14 -
以积分制促进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 王金根 提要 深圳应紧紧围绕坚持以用为本、急需优先的工作主线,以满足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提高粤港澳大湾区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和促进...
2023-11-14 -
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需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 王方方 涂先青 提要 深圳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仍需要进一步增强转型的力度,可以从推动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政策支持、优化市场环境等方面入手,同时还需要提高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以推动数字化...
2023-11-14 -
王艳军: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底气所在
自信才能自强。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向未来,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
2023-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