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前沿
理论热点
-
追忆“两弹一星”元勋 弘扬科学家精神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吴楠)10月10日,“纪念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两弹一星’精神与科学家精神宣讲东南大学专场”举行。“两弹一星”元勋后代走进东南大学,回忆他...
2024-10-11 -
“庙学合一”及其历史价值
庙学是古代传承至今的儒学物质载体。“庙学合一”(孔庙和官学合一)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教育规制,是在官学设孔庙,且属于国家推动之行为。其起源可追溯至周代“祭教合一”的悠久历史传统,自汉代发端,魏晋南北朝...
2024-10-11 -
人工智能成为推动传媒生态发展核心动力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9月23日,《传媒蓝皮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24)》在京发布。蓝皮书从内容生产、场景开发、经营创新、科技应用、资本运营等角度对2023年中国传媒细分领域相关发展状况进行系统...
2024-10-11 -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科研高质量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第二党支部包括晚清史研究室、近代通史研究室、近代社会史研究室和近代思想史研究室四个研究室,现有党员16名、支委3名。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
2024-10-11 -
“风”:历史社会学的思考
晚清学人刘咸炘谓“夫风温而春,风凉而秋,寒暑之相代,八风之相乘也”。风,按照今人理解,往往不过是一种因为空气流动所形成的物理现象。与一系列较激烈的自然现象结合在一起,仅仅容易摇动人的情绪。庄周曰:...
2024-10-11 -
新业态、新领域呼唤安全生产管理新举措
李智超 安全生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新业态、新领域不断涌现,在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
2024-10-11 -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全力推进创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优化组合和更新跃升,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2024-10-11 -
构建基层减负的长效治理机制
7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审议《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会议指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顽瘴痼疾,必须下大力气坚决纠治。基层...
2024-10-11 -
客观认识延迟退休的经济影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按照自愿、弹性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随着人口快速转变和老龄化持续加深,我国开始调整优化退休政策,将于2025年起用15年时间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
2024-10-11 -
中国本草民俗图像艺术
中国自古就有“药食同源”之说,《黄帝内经太素》记:“五谷、五果、五菜,用之充饥则谓之食,以其疗病则谓之药。”古代人类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随着对食物的深入了解,形成了最初的饮食习惯。进一步又发现一些...
202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