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前沿
理论前沿
-
以数字乡村发展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其重点难点在“三农”。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持续实施数字乡村发展...
2024-09-24 -
从优势视角看中国特色乡村振兴战略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站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创造性地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2024-09-24 -
中华典籍章句注疏之学的当代翻译学价值
“士人读书,当从经学始,经学当从注疏始。”章句注疏被尊为中国学人做学问的入门基本功,与之相伴而生的注疏体在漫长的国学学术发展史中成为中国文化治学和表现思想的主要方式,章句注疏之学便成为中国传统思想...
2024-09-24 -
稳妥推进我国基本劳动标准立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
2024-09-24 -
市政协党组召开会议 发挥政协优势为深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增动力添活力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周元春)9月18日,市政协党组召开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传达学习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以及市委常委会会议精神,研究市政协贯彻落实意见。市...
2024-09-19 -
市政府党组会议召开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徐兴东)9月18日,市政府党组书记、市长覃伟中主持召开市政府党组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传达学习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研究市政府系统贯...
2024-09-19 -
积极探索社科普及新形式新路径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张杰 通讯员 何启锋)9月4—5日,山东省社科普及工作现场推进会暨社科赋能乡村文化振兴基层理论宣讲员培训班在聊城市举行。 本次活动采取“室内+室外”“社科+文艺”“红色+...
2024-09-14 -
发挥理论引领作用推动文艺事业和文联工作高质量发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深化对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的整体性把握、体系化研究、学理化阐释,中国文联自2023年开始以面向社会公开立项的方式组织开展了部级课题申报工作...
2024-09-14 -
“中华书画艺术传承发展”专题研讨会召开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9月13日,“中华书画艺术传承发展”专题研讨会在京举行。与会学者围绕书画艺术现代化之路、时代价值和产业发展等主题进行了研讨。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党委书记、中国人类学民...
2024-09-14 -
国际发表要从学脉、学问、学理上下功夫
社会科学学术成果的国际发表,是推进学术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途径。经过几十年的国际化发展,几乎每年都能在国际学术发表平台上阅读到相当数量的中国学者基于中国经验所做的研究。然而,与日渐增长的发表“量”相...
2024-09-12 -
做兼具本土创新性与国际可见性的社会科学研究
社会科学研究自诞生以来,在世界各国均曾面临实用性鸿沟,即研究者所撰论文的自说自话无益增进与政策制定者间的理解和沟通,无法实现理论和实践相互汲取营养,更难以奢望理论在全球的适用性,还面临诸多社会科学...
2024-09-12 -
现代司法文明视域下情理的规范性
中华法治文明绵延数千年,孕育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法系。“天理、国法、人情”三位一体思想体现了传统社会法律文化多元主义面向和整体正义观,是中华法系传统司法文明最重要的司法理念之一。在司法文明的现代化进程...
2024-09-12 -
【理响中国】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迈上新台阶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的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各项制度,符合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提升的基本规律,其推进与实施必将使我...
2024-09-12 -
【理响中国】自觉为人民做学问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哲学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思想和社会各领域规律的科学,具有鲜明的社会属性、阶级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
2024-09-12 -
以创新人才培养助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
高校以教育培养与创新研究为己任,对推动地区高质量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西部地区高校助推地方高质量发展重点不仅在于紧紧依托高校所培养的高质量人才进行研发创新的高技术成果,还在于高校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
2024-09-09 -
中外学者共话国际汉学研究:在交流互鉴中提升汉学研究水平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吴楠)8月27日,南京大学文学院举行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意大利、日本、俄罗斯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分享了海外汉学的对话交流现状,以及中国学者关于海外汉学研究著作的翻译...
2024-09-09 -
【理响中国】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深入把握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全面...
2024-09-09 -
聚焦“美丽中国”建设新文科
当前,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伟大事业,在引领培育新质生产力、引导资源有效配置的同时,也极大推动了学术研究发展,有利于实现多学科汇聚和跨学科融通。“聚焦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
2024-09-09 -
声音景观与音乐地理研究的兴起
声音景观(Soundscape)是近十余年中在人文地理学界兴起的一种新的研究取向,意欲在我们熟识的文本、图像资料之外,强调声音在地方感和地方文化建构中的作用与意义。最早提出声音景观概念的是加拿大作...
2024-09-09 -
当代艺术地理学研究的三大领域
“艺术地理学”一词最先出现在德语国家,一些术语如艺术地理轴、风格圈层、时代精神、地方性等在20世纪初得到广泛的运用。当代欧美艺术地理学是在20世纪末的文化研究和空间转向语境中发展起来的,尤其是英语...
2024-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