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快讯
社科简讯
-
“中国工业第一区”绿意盎然
■ 深圳特区报记者 任琦 罗实宜 通讯员 龙轩 12月23日,2023深圳低碳艺术节在位于龙岗区的深圳国际低碳城启幕。这场以“低碳”为主题的绿色嘉年华,带来了包括舞剧、音乐剧、公共艺术展、主题市...
2023-12-25 -
深圳出了个赋能百业的“高分子之王”
编者按 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创新之城”深圳通过扶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新技术新动能持续迸发,为...
2023-12-25 -
深圳锂电池出海记
■ 深圳特区报记者 方慕冰 通讯员 汪绍文 手机、电脑、汽车、户外照明、可穿戴设备……这些日常可见,但看似毫不关联的产品,都离不开一条重要的产业链支持——锂电池。作为今年外贸出口“新三样”之一,...
2023-12-25 -
人人爱阅读 处处闻书声
深圳特区报讯(首席记者 焦子宇)持续提升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用心丰富阅读产品供给。日前,《深圳市进一步深化全民阅读工作实施意见》《深圳全民阅读进基层、进系统、进机关、进一线、进场所行动计划》相继印发...
2023-12-25 -
市人大代表金融产业联系点揭牌成立
■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舒瑜 12月22日下午,深圳市人大代表金融产业联系点在位于福田区的深圳国际创新中心揭牌。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和专家学者、金融机构代表参加揭牌仪式,并共同参加2023湾区金融文化...
2023-12-25 -
第十届冰心散文奖颁奖典礼在深举行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张锐)12月23日,由中国散文学会、中传华夏国际文旅发展集团共同举办的第十届冰心散文奖颁奖典礼在深圳举行。冯骥才的《画室一洞天》、祁云枝的《植物,不说话的邻居》、李兴艳的《为了...
2023-12-25 -
深汕特别合作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迈上共同富裕大道
深汕特别合作区坚持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双轮驱动”,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新区、产业新城、田园都市。 一子飞出,满盘皆活。 深汕特别合作区,这块460平方公里的深圳 “飞地”,有如围棋招式中的一记...
2023-12-25 -
深圳市前海一带一路法律服务联合会会长杜春:完善衔接需在“联动”二字上做文章
■ 深圳特区报记者 戚金城 日前,《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规划》(下称《前海总规》)正式发布。在深圳市前海一带一路法律服务联合会会长杜春看来,前海作为“特区中的特区”,近些年在推动内地与港...
2023-12-25 -
从“创新之花”到“参天大树”
■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庄媛 中国专利奖是我国知识产权领域含金量最高的奖项。在近日举行的中国专利奖授奖仪式上,深圳佳音频传,获奖98项,同比增长14%,占全国奖项总数的10.47%。 深圳在中国...
2023-12-25 -
深汕特别合作区奏出大工业“交响曲”
大工业,看深汕。 今年5月,省委主要领导调研深汕特别合作区,提出“打造产业转移承载地、新引进重大产业项目目的地和粤东区域高质量发展孵化器”目标。 坚定发展大工业,是深汕使命所系,也是实现跨越式...
2023-12-25 -
深圳市人大代表王艳梅:深企来深汕环境很适应
“目前,深圳面临着制造业空间资源紧缺的困境,而深汕拥有良好的区位优势、空间资源和生态环境,这是深汕吸引更多深圳优秀企业入驻,实现产业转移的一大优势。”调研中,深汕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让深圳市人大代表...
2023-12-25 -
深圳市政协委员宋斌:营商环境与深圳“同城同质同效”
“我觉得目前深汕的营商环境是独一档的好,政府注重企业发展,我们在这基本上能够享受到‘保姆式’的服务,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找到相关负责人反映,并且能马上得到响应。”谈及深汕的营商环境,深圳市政协委员、...
2023-12-25 -
国家高端智库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副研究员刘建党:蓄能深圳下一个黄金“四十年”
深汕小漠,这个基础薄弱的农渔乡镇,仅用一年多时间,摇身一变成为高端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深汕特别合作区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改革创新发展再创新的“深圳速度”,给综合开发研究院(深圳)副研究员刘建党博...
2023-12-25 -
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重要街道城市设计方案发布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窦延文)记者日前从市住房和建设局获悉,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以下简称深超总)重要街道城市设计方案发布。该方案以“所有人的街道”为设计主题,为所有使用者创造轻松愉悦的公共环境。 ...
2023-12-25 -
逐梦追光,深圳文艺奏响强音
舞蹈作品《湾》。深圳特区报记者 胡蕾 摄深圳原创舞剧《深AI你》演员与现场观众互动。深圳特区报记者 任宪平 摄深圳美术馆新馆。深圳特区报记者 胡蕾 摄舞蹈作品《湾》。深圳特区报记者 胡蕾 摄深圳图书馆...
2023-12-25 -
杨蕙馨 焦勇: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内涵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山东科技大学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进而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的关键之举。我们要充分发挥产业体系完备、超大规模市场等优势,加快培育...
2023-12-22 -
陆园园:释放创新动能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作者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共北京市委党校教授 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
2023-12-22 -
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
民族的复兴,也是文明的复兴。从“现代化的迟到国”到“世界现代化的增长极”,从“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到“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近代以来的中国经历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为波澜壮阔、最为广泛深...
2023-12-22 -
席强敏:加快建设具有引领力的质量卓越产业集群
作者:席强敏,系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副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质量体现着人类的劳动创造和智慧结晶,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围绕高质量发展制定并...
2023-12-22 -
赵振华: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逻辑与影响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经济学教研部主任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
2023-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