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发展学术 服务社会
欢迎访问深圳市社会科学网 今天是

社科简讯

  • 起好步为全市高质量发展作贡献

      ■ 深圳特区报记者 叶志卫 李吉莹  1月2日,元旦后第一个工作日,宝安区2024年第一季度新开工项目集中启动活动举行。本次新开工项目共有82个,总投资约819.62亿元,涵盖产业发展、住房建设、...

    2024-01-03
  • 今天就是最好的时机

      尹熙  人勤春来早。  2024年上班第一天,深圳即开工建设首批新项目。这是为做好全年各项工作打响“发令枪”,枪一响,全市一起开启新一年的奔跑,迅速进入拼经济、抓发展的“战斗状态”。  过去一年,...

    2024-01-03
  • 守信践诺,以赤诚大爱赴生命之约

      ■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赵鑫  先进典型是有形的正能量,更是鲜活的价值观。郭丽英带领深圳凤凰涅槃艺术团,10多年来不计个人得失,诚实守信,以赤诚大爱践行生命之约,在关爱之城唱响了生命赞歌。  守信践...

    2024-01-03
  • 中国经济光明论

      沈仲文  凌霜傲雪梅方绽,直与天地争春回。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第一年。这一年,中国经济在持续承压中,交出超大规模经济体回升向好...

    2024-01-02
  • 加快建设具有深圳特点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产业体系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核心,是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的基本支撑。  市委多次对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过安排部署,市委七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加快建设具有深...

    2024-01-02
  • 走在前列 广东这样起步

      ■ 新华社记者  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4年做好经济工作的9项重点任务时提出,“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为稳定全国经济作出更大贡献。”  一域观全国。近日,新华社记者深入我...

    2024-01-02
  • “工业第一城”的新机遇

      新词汇源自新变化,新潮流蕴含新机遇。作为全国“工业第一城”的深圳,在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中迎来新机遇。  始终坚持工业立市、制造业当家,我市锚定建设具有深圳特点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目标,加快智能化绿...

    2024-01-02
  • 打造“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

      去年11月24日,比亚迪第600万辆新能源汽车正式下线,成为全球首个达成这一里程碑的汽车品牌;深圳的街头,头顶雷达的 “萝卜快跑”已经开始全无人商业化试点;深圳东部的海边,车流物流川流不息,200...

    2024-01-02
  • 以先行示范的担当加快高质量发展

      前不久,深圳最新城市旅游宣传片亮相纽约时代广场。短短的15秒视频中,地标建筑、人文景观、自然风光等元素鲜活呈现,一座生机勃勃的国际化大都市跃然荧幕。  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这座奇迹之城始终吸引世...

    2024-01-02
  • 新技术新动能持续迸发

      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作为“创新之城”的深圳,通过扶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新技术新动能持续迸发。深圳成...

    2024-01-02
  • 用歌声表白对祖国的热爱与祝福

      ■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丽 郑铭  “我爱你中国,我爱你中国,我要把最美的歌儿献给你,我的母亲,我的祖国……”2024年元旦,新年的第一缕海风从前海湾畔拂过,笼罩在金色暖阳下的前海石公园和深圳欢乐港...

    2024-01-02
  • 新基建激发创新活力

      2023年,深圳深入实施“上云、用数、赋智”,以新城建对接新基建、以新基建带动新产业,加快建设极速宽带先锋城市、数字孪生先锋城市、数字能源先锋城市和通用人工智能先锋城市,抢占数字经济发展先机,为高...

    2024-01-02
  • 重磅!郑永年等9专家权威解读2024年经济工作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日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4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政策取向、重点任务作...

    2024-01-02
  • 贾德忠: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作者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法治教育从娃娃抓起,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断增强青少年...

    2023-12-28
  • 赵凯明: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

      作者为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长(副院长)  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和实践的重大成果,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

    2023-12-28
  • 葛亮亮:牢牢掌握主动权

      能否掌握主动权是极端重要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能不能富强,一个民族能不能振兴,最重要的就是看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能不能顺应时代潮流,掌握历史前进的主动权。”回顾百余年的浴血奋斗与艰辛探索,...

    2023-12-28
  • 深刻认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重要启示

      核心阅读      改革开放45年来,我们党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推动我国迈上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

    2023-12-28
  • 柳建辉:深刻理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把握的重大原则

      作者:柳建辉,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进行了深入...

    2023-12-28
  • 姜泽廷:高校应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展现更大作为

      作者:姜泽廷,系北京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西部(成都)科学城 新华社发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整合科技创新...

    2023-12-28
  • 20条措施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易东)为贯彻落实深圳市委、市政府关于“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未来产业发展的规划部署和建设低空经济中心的总体要求,促进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低空经济产业创新生态...

    2023-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