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前沿
学术研究
-
构建中国特色的区域国别研究体系
2021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了《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目录(征求意见稿)》,其中增加了“交叉学科”这一大类,下设6个一级学科,区域国别学赫然在列。实际上,从20世纪80年代...
2022-03-22 -
发展老年职业教育的着力点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2021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充分发挥低龄老年人作用”,为鼓励老年人继续发挥作用、把老有所为同老有所养结合起来提供了基本...
2022-03-22 -
“群众路线”概念的历史溯源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是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制胜法宝和传家宝,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作出的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性贡献。对群众路线问题的探讨,国...
2022-03-22 -
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丰富内涵与突出优势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丰富内涵和突出优势,为我国社会主义民...
2022-03-22 -
不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研究
2022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上强调,要“不断完善党的建设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继续为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进一步加强...
2022-03-22 -
孟子“民本”思想的三个面向
“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是孟子“外王学”的核心,也是中国传统政治理念的核心原则之一。细究之下,我们可以发现,“民本”思想在孟子哲学体系中包含着三个面向:终极性面向、主体性面向与教化面向。 “民...
2022-03-22 -
从词源学视角看“元宇宙”
近期,“元宇宙”(Metaverse)成为多个领域所热议的高频词汇,也日益进入不少学者的视野。该词的英文由前缀meta与词根verse构成。学界通常将其溯源至美国科幻作家斯蒂芬森(Neal Ste...
2022-03-22 -
翁独健:甘为人梯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史学家
翁独健(1906—1986),原名翁贤华,福建省福清市三山镇人,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民族史学科的奠基者、领导者之一。 翁独健出生于贫寒之家,三岁时罹患小儿麻痹症,致一足跛行...
2022-03-22 -
海马认知地图揭示人类记忆的先验维度
神经科学家欧基夫(John O’Keefe)基于信息处理机制的电生理技术,发现了大脑海马的位置细胞(place cells),在无外部经验或物质对象信息输入的情况下能建立其位置野(place fi...
2022-03-22 -
“不隐”与“曲笔”:对孔子历史观的再思考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历史发挥着特殊作用。对于历史,一方面,孔子强调历史记载的真实性,他称赞“书法不隐”的董狐为“古之良史”;但另一方面,孔子自身在编纂历史的过程中,出于“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
2022-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