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发展学术 服务社会
欢迎访问深圳市社会科学网 今天是

先行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

强化主引擎融通大湾区

 日期:2024-02-18   来源:深圳特区报

深中通道通车后,中山到深圳将从目前约两个小时缩短至30分钟以内。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红声 胡蕾 刘羽洁 摄


  ■深圳特区报记者 邹媛

  一桥飞架连三地,横空跨海跃伶仃。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一桥连接了珠海、香港与澳门。

  2023年11月28日,随着隧道管内压仓混凝土浇筑完成,深中通道实现主线全线贯通,大湾区又一个新地标跃出海面,宛如巨龙横跨珠江口东西两岸,串联起深圳、中山两座城市。

  2019年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发布,开启全面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新篇章。五年来,粤港澳大湾区不断推进两岸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搭起一座又一座跨海大桥,串联起珠江口东西两岸的城市群。

  内联江水,外通大洋。五年来,一个又一个超级工程,编织出湾区立体交通网,见证着一个世界级湾区的崛起;五年来,“朝饮深圳茶,午尝横琴蚝,夜临维港湾”正成为大湾区生活的真实写照;五年来,深圳主动谋划、积极作为,着力强化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的重要引擎功能和极点带动作用,携手大湾区各市推动建设世界级湾区、发展最好的湾区。

  开辟发展新赛道 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完善

  2023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达3.46 万亿元,经济总量居全国第三、亚洲第四,五年增长超过1万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连续2年实现全国城市“双第一”;2023年新登记商事主体56.5万户、增长26.4%,总数达422.6万户,总量和创业密度稳居全国第一……经济发展稳中提质,市场主体活力持续激发,深圳交出高质量发展精彩“答卷”。

  作为大湾区核心引擎,深圳也在促进融通中释放出更为澎湃的动能。

  算力作为数字经济中最核心的生产力之一,已成为继热力、电力之后的关键生产力。去年10月,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算力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试运行,平台每秒计算能力可达100亿亿次,相当于52万台电脑的算力之和,将全面开启大湾区算力服务新征程。

  引领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必须坚定挺起制造业脊梁。深圳作为“工业第一城”勇挑大梁,始终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打造若干万亿级、千亿级、百亿级产业集群和更多的源源不断的优势产业,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共同支撑高质量发展。

  在龙华观澜街道,有个占地面积14.58平方公里的新型显示器件产业集群,这里集聚了61家企业,包括杰普特光电、海德门电子、宝德计算机、和天创科技、光越科技等5家“小巨人”企业,在LCD面板、小间距LED、模组等关键零部件、材料及面板制造设备等领域具有较强竞争优势,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生态体系。

  开辟新领域新赛道,锻造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圳现代产业体系正不断完善。累计4个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获批建设,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交易中心揭牌运营。

  市场主体活力不断激发 增添城市磁吸力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五年来,全市商事主体总量增加110万户,总量和创业密度稳居全国第一;2023年深圳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4 万家,五年增加超1万家;境内外上市公司561家、五年增加169家,世界500强企业从7家增加到11家;全市各类人才总量突破679万人,高层次人才超2.4万人,其中全职院士达98人、五年增加57名。

  市场主体活力不断激发,高端创新人才加快聚集。世界著名数学大师、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埃菲·杰曼诺夫就任南科大讲习教授,全球顶尖生物学家颜宁全职回国创建深圳医学科学院,一个个享誉世界的科学大牛纷纷加盟深圳,显示出深圳对全球顶尖人才的吸引力。

  位于龙华区的美团物流无人机智能制造工厂,工人数量屈指可数。小到螺丝固定、大到整机检测均可由机器自动完成,一台台装配好的黄黑配色无人机被送往各个无人机配送航线。去年12月28日才挂牌成立的龙华低空经济产业园,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吸引了亿航、航空工业凯天等多家链上企业相继入驻。

  低空经济从“起飞”到“腾飞”,从空域划分到安全保障,需要解决一系列挑战与难题。深圳率先为促进低空经济产业推出专项法规——《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并于2月1日正式实施。创新低空经济发展新机制、绿色金融监管服务机制、破产制度突破创新……去年,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新一批22条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

  随着去年《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的发布,深圳将进一步发挥城市圈内部同城化发展的核心引擎和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助力建设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