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发展学术 服务社会
欢迎访问深圳市社会科学网 今天是

社科理论前沿

非遗名词审定助力学科建设

 日期:2021-12-2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报讯(记者孙美娟)12月11日,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授权成立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线举行。

  非遗名词审定工作的定位是什么?据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专职副主任裴亚军介绍,非遗名词审定是国家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非遗领域整合全国力量实施的战略举措。非遗名词审定工作主要是服务学科建设、满足社会和国家的需求。一些学者认为,目前非遗还未成为一个边界清晰的学科。不过裴亚军表示,非遗名词审定工作可以成为推动非遗学科走向成熟的重要力量。除了促进学科建设外,非遗名词审定工作还能够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具体技术研发等方面发挥促进作用。

  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段勇表示,要秉持“立足国内,对接国际”的思路,稳步推进非遗名词的审定工作。要通过对非遗名词的审定,为将来非遗学科建设和非遗理论体系构建奠定良好的基础,更好推进我国非遗项目的研究保护和传承,同时也为进一步构建中国范式、中国特色的非遗话语体系作出贡献。

  对于非遗名词审定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刘魁立提出,现在的非遗名词审定只是把原来一些学科的现象性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缺少对学科本体性问题的思考。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绝对不是以过去的学科作为研究对象,而是应以全新的视角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准确的分析、认识和对待。

  未来非遗名词审定的工作重心在哪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朝戈金认为,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核心是仔细研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表述,是今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词审定工作过程中最应该关注的重点。

  会议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上海大学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