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发展学术 服务社会
欢迎访问深圳市社会科学网 今天是

社科理论前沿

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日期:2021-12-2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报珠海12月16日电(记者李永杰)12月11日,以“新平台·新机遇·新动能”为主题的“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学术研讨会”在珠海横琴新区及线上同步举行。

  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特别是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是时代赋予粤港澳三地的新使命,同时也为三地专家学者实现学术抱负提供了新的重大机遇。对此,广东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张知干提出,三地专家学者要坚定捍卫和践行“一国两制”基本国策,积极贡献睿智务实良策,着力讲好大湾区精彩故事。

  无论是金融服务的互联互通,还是科技创新的协同合作,乃至粤港澳三地居民在大湾区内的安居置业,都需要制度和政策上的不断创新,都离不开资金、人员和生产要素的顺畅双向流动。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执行总经理韩纪文认为,“一国”之下的大湾区,可以充分发挥“两制”取长补短的组合优势,为促进经济增长承担新的使命。

  澳门社会科学学会会长杨开荆表示,澳门社会科学学会一直重视对青年人才的培养,致力为青年人打造学术平台,进而推动青年人关注和参与大湾区以及国家的发展。此外,她还提到,粤港澳在文化教育、经济金融、法律体制、交通运输、高新科技、环保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合作交流和共同研究空间。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金融发展协会主席魏明德认为,深圳与香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深圳自由的科研环境、完备的产业基础和创新的城市活力恰恰能补齐香港的短板;香港在金融、国际网络、法律等方面的优势,又能够帮助深圳创科企业不断壮大。

  在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特邀研究员陈池看来,新形势下加快建设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必须大力创新,推进产业适度多元化,加快建设便利粤澳居民生活就业的新家园,着力构建粤澳一体化高水平开放的新体系。

  广东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顾涧清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很多历史遗迹和文化传统具有极高的世界历史文化价值,是不可替代的国家历史记忆,因而必须做好海上丝路、海防的文化价值发掘和文物遗产传承保护工作。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向晓梅建议,要在粤澳深度合作区推动建立“澳门资本+全球技术+创新人才+横琴载体”的产业合作新模式,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

  会议由广东省社科联、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澳门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