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发展学术 服务社会
欢迎访问深圳市社会科学网 今天是

社科理论前沿

社科理论前沿

  • 宫廷到市井:唐代住居与文学

    文学是“人”学也是“物”学,研究住居与文学,需要把创作主体和书写对象置于住居空间中,通过物质化的场景再现,探讨创作者如何通过文学书写来表达生活体验、生存状态与生命意识。唐代时期,物质与精神文化发展到前...

    2022-08-25
  • 把握时代脉搏 奋进新的征程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要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必须对时代问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把握。“人民是阅卷人”,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为人民谋幸福、为...

    2022-08-25
  • 【理响中国】正确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方法论

    韩振峰,北京交通大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教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提出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建设现...

    2022-08-25
  • 唐代碑志书写中的洛阳

    隋代负责两京建设的宇文恺撰有《东都图记》、隋著作郎诸葛颍著有《洛阳古今记》、唐著作郎邓世隆作《东都记》等。虽然这些唐东都共时文献资料多佚失,但幸运的是,河洛地区新出碑志数量巨大、内容广博、时代序列完整...

    2022-08-25
  • 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规律性认识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进行创新和发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坚持理论创新作为建党百年历史探索“十大经验”之一加以提炼总结,有助于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用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指导新的伟大实践。...

    2022-08-25
  • 深入挖掘文化自信的精神动力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我们应当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只有...

    2022-08-25
  • 以系统论构建美丽中国

    20世纪70年代,罗马俱乐部站在人类存续的高度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发人们对生态伦理和环境正义的高度关注和热烈讨论。在中国,生态环境问题曾经并不突出,但随着人口膨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发展对自然资...

    2022-08-24
  • 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新进展

    《传统中国的财富积累与分配——1820年代长三角地区社会财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4月版),是张晓晶教授及其学术团队将国家资产负债表方法应用于中国经济史研究的首次探索。该书估算了中国近代...

    2022-08-24
  • 回流农民工: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受宏观政策导向、产业区域转移、家庭生计需求、个人发展诉求等因素的交织影响,农民工回流趋势愈发明显、数量规模与日俱增。与此同时,人才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由此,学术研究领域产...

    2022-08-24
  • 以机制建设助力老龄产业健康发展

    当前,我国正面临人口老龄化和家庭规模小型化的影响,家庭照料资源日趋紧张,外部为老年人及家庭提供社会化服务的机制还不健全,激励老年人及家庭消费的市场及供需机制尚未真正建立,各类老龄产业资源配置科学化、合...

    2022-08-24
  • 新行政法的时代任务

    按照形式主义法治的理解,法律应当为自由留白。为此,面对市场、社会、个人等法外空间,法律应当严格划定自身的活动界限,除非必要,尽量不去侵扰、介入法外空间。刑法上的伤害原则,民法中的意思自治原则,诉讼法中...

    2022-08-24
  • 中国为全球贫困治理提供新方案

    全球贫困治理面临巨大挑战,消除贫困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世界银行在2021年1月发布的报告中指出,全球约有7亿人生活在极端贫困中,其中新冠疫情将使超过1亿人陷入极端贫困。同时,过去四十年来,中国贫困人...

    2022-08-24
  • 未来再出发 加快体育强国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李想 通讯员 程祖浩)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进入新发展阶段,全面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加快体育强国建设...

    2022-08-24
  • 从国家建设视角理解现行宪法

    宪法学的研究,往往从宪法概念的界定出发,同时围绕着成文宪法展开;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同一部宪法,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也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集中载明和权威宣示,宪...

    2022-08-24
  • 真切感受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成效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明海英 通讯员 文艺瑾)当前,我国“三农”工作的重心已经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如何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如何以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事关新时代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发展...

    2022-08-24
  • 数字出版的演进逻辑及价值旨归

    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网络强国战略实施纲要》《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纲要》《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全方位、多层次推动我国数字技术、数字产业以及数字出版的发展。但有关数字产业市场存在的垄断等...

    2022-08-18
  • 奋力构建新时代新发展格局

    近期由外文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的最新教材。第四卷中的第七个专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2022-08-18
  • 奋力书写新时代社会治理现代化新篇章

    社会治理是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福祉的重要问题,社会治理现代化则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重视社会治理问题,《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治理的新思考、新见解与新要求,...

    2022-08-18
  • 现当代“学人之词”的特征

    “学人之词”概念肇兴于晚清,自近代以来几经变化。学界通常认为,从传统学术视野来看,“学人之词”主要指传统学人以词作反映经史、考据内容;在现代学术转型之后,学者所填词作中有反映现代学科范围内任意知识的创...

    2022-08-15
  • 阿拉伯国家数字经济发展的现状与挑战

    近年来,阿拉伯国家一直在探寻经济多样化发展的出路,数字经济为阿拉伯国家加快经济转型提供了新机遇。阿拉伯国家高度重视作为全球经济发展新引擎的数字经济,许多国家出台了数字经济发展战略,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数...

    2022-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