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发展学术 服务社会
欢迎访问深圳市社会科学网 今天是

社科理论前沿

社科理论前沿

  • 教育何以让人朝向美好生活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启了新征程,我们比任...

    2022-02-15
  • 从语言视角谈中国国际组织人才的培养

      让更多国民参与国际组织的运行,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和贡献中国力量的重要途径,也是维护国家利益、展现中国综合国力和树立国家良好形象的必要手段。同时,为国际组织输送优秀人才也是各成员国的责任和义务。但是...

    2022-02-15
  • 文化育人:通识教育的重要路径

      通识教育承担着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任务,从而也决定了文化育人在通识教育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文化育人”的核心内涵是以文化教育人,以文化影响人,从精神上塑造人,塑造有灵魂的人。把文化育人融...

    2022-02-15
  • 构筑“四位一体”的科研评价体系

      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要建立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2022-02-15
  • 创新超国家层面的语言规划理论

      当今世界,国际组织的自主性明显增强,在全球事务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国家层面的语言政策越来越受到国际力量的影响。相应地,语言规划研究应该超越民族主义范式,更多考虑国际环境与全球共识,以适应超国家背景下...

    2022-02-15
  • 培养造就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中共中央组织部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勉励年轻干部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立身做...

    2022-02-11
  • 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 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新知新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

    2022-02-11
  • 扭住高质量发展——五论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冲,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国际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圳的创造力、竞争力必将奔涌激荡。  撑起法治“保护伞”。建设法治先行示范城市如何发力?在重点领域积极探索“破冰之法”, 按下新兴领域立法“加...

    2022-02-11
  •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立场与方法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是对党的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回顾与总结,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决议》指出,“马克思...

    2022-02-09
  • 北京冬奥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月4日,正值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奥林匹克的圣火又一次在北京点燃。举世瞩目的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拉开帷幕,来自91个国家及地区的近3000名运动员参与了这场盛事。北京冬奥会为世...

    2022-02-09
  • 党的百年奋斗深刻影响世界历史进程

      “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也深刻改变了...

    2022-02-09
  • 树牢正确政绩观——三论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深圳特区报编辑部  观念决定行动。  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发展模式。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领导干部要加强经济学知识、科技知识学习,特别是要悟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022-02-09
  • 虎年春晚:以家国叙事讲好中国故事

      春晚是全国人民乃至全球华人喜迎新春的节日文化盛会,不仅是中国人辞旧迎新的年俗庆典,更成为社会记忆的塑造者、见证者和记录者。40年来,春晚以独特的文艺形式呈现着时代风貌与精神面貌,展示时代发展的恢宏...

    2022-02-07
  •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四类超越”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

    2022-02-07
  • 理论创新是研究创新的前提与先导

        (本文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阐释学高等研究院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此前,总书记还曾指出...

    2022-02-07
  • 小型研究团队更易发现前沿话题

      中国社会科学报综合外媒报道据世界科技研究新闻资讯网1月21日报道,《科学计量学》期刊当日刊发了日本筑波大学医学系副教授大庭良介等人的一项新研究。该研究显示,一些小型研究团队更有可能发现前沿话题。 ...

    2022-01-24
  • 以部校共建推动党的新闻教育事业发展

      发展新时代的新闻教育事业,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把培育忠诚于党的新闻事业、有大格局大才情大担当的一流专业人才作为新闻教育的根本任务,把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发...

    2022-01-24
  • 首届北京对外开放发展论坛暨《北京对外开放发展报告(2021)》蓝皮书发布会在京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卫思谕)1月15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首届北京对外开放发展论坛暨《北京对外开放发展报告(2021)》蓝皮书发布会在京举行。论坛以“开创对外开放新格局,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2022-01-24
  • 【社科时评】“一起向未来”奏响人类共同命运的最美和弦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就要开幕了。北京冬奥会作为一场体育盛会,“一起向未来”的口号诉说着全人类在这个寒冬最亮眼的期盼,为人类未来的命运之路奏响了合乎时代逻辑的最美和弦。  “一起向未来”是奥运文化的...

    2022-01-24
  • 积极探索手稿中的“新文学”

      2021年9月,新版《鲁迅手稿全集》问世,囊括了鲁迅的文稿、译稿、书信、日记、辑校古籍等多类型手稿,其中不少资料是初次面世,为学界和读者更深入地了解鲁迅提供了大量一手文献。与此同时,手稿研究也再次...

    202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