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国学院
日期:2022-05-19
来源:深圳市社会科学院
基地简介:
深圳大学国学院是深圳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之一,前身为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成立于1984年9月,是国内创办最早的以“国学”命名的学术研究机构,由北京大学汤一介教授担任首任所长,现基地负责人为问永宁教授。目前研究团队共16人,其中11人有高级职称、14人有博士学历,涵盖中文、历史、哲学等专业领域。本基地建设目标是充分发挥国学院在中国哲学、儒学研究、古代文学、文献学、传统小学等学科领域的历史积累和已有成绩,利用深圳的地理优势,以“国学”的创造性传承与创新性发展为核心,整合相关学科力量,加强学术基础问题的研究突破,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融合与发展,立足于深圳文化教育建设的需求,重点开展学术基础研究、专业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研讨、创新国学传承方式和方法、编写国学读本和教材等工作,为深圳市的文化立市战略提供智力服务。
基地负责人:

|
问永宁,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中国周易学会副会长,广东哲学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儒学典籍、易学史与伊斯兰教汉籍研究。著有《太玄与易学史存稿》、《当代中国哲学研究(1949-2009)》(副主编)、点校过《方献夫集》和《易学史镜》等。 |
骨干研究人员:

|
王立新,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中国哲学博士导师。长期从事中国古典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与研究。著有《胡宏》、《开创时期的湖湘学派》、《王立新讲论语》、《大宋真天子》、《理学开山周敦颐》、《天地大儒王船山》、《船山大传》、《从胡文定到王船山——湖南地域儒学的奠立与开展》、《思想引领人生》等。主编著作若干部,点检《胡宏著作两种》。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

|
王兴国,哲学博士,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国学集刊》副主编,兼任东方人文学术研究基金会中国哲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等。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著有《契接中西哲学之主流——牟宗三哲学思想渊源探要》、《牟宗三哲学思想研究——从逻辑思辨到哲学架构》、《王兴国新儒学论文精选集》(即出)、《古代哲学文化与人格型范》(即出)等,编著有《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牟宗三卷》。 |

|
黎业明,哲学博士,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从事中国哲学史、明代思想与文献研究。著作有:《梁漱溟评传》(合著)、《湛若水年谱》、《陈献章年谱》、《明儒思想与文献论集》。古籍整理有:《陈建著作二种》《张诩集》(合作)、张烈《王学质疑》、佐藤一斋《传习录栏外书》、《陈献章全集》。 |

|
杨东林,文学博士,深圳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人文学院原党委书记。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古代文论的教学和研究,在《文学评论》、《文史哲》、《学术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有学术专著《汉魏六朝文体论与文体观念的演变》。古籍整理著作有《松阳钞存》、《学术辨》、《问学录》三种。 |

|
梁立勇,哲学博士,深圳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研究专长为文字学、训诂学、古典文献、出土文献。在《中国史研究》、《中国哲学史》、《孔子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 |

|
祝安顺,中华书局编审,深圳大学饶宗颐文化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深圳大学国学院经典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社会兼职: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孔子基金会传统文化教育分会副会长,山东省大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委员会专家组委员等。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化、常识化、体验化研究。在《孔子研究》、《全球教育展望》、《中国教育报》、《中华读书报》等发表文章多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