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发展学术 服务社会
欢迎访问深圳市社会科学网 今天是

深圳学术沙龙

深圳学术沙龙系列活动之八十七:我们的大讲堂大家谈

 日期:2010-04-13   来源:深圳市社会科学院

 

深圳学术沙龙系列活动之八十七:我们的大讲堂大家谈

酝酿筹备已久的“我们的大讲堂大家谈”学术沙龙第87期,于20091229日下午在深圳市社会科学院举行。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组委会领导,深圳市社会科学院乐正院长、黄发玉副院长、科研处汤庭芬处长、何国勇副处长,深圳市委宣传部理论处王跃军处长、宣传文化基金处主任李建阳、大讲堂协作单位深圳市科筑信息公司负责人乐志强、深圳移动电视视频负责人、速记公司等都参加了这次活动。大讲堂之友俱乐部全体理事和部分会员代表是这次沙龙活动的主要嘉宾。   

学术沙龙由俱乐部理事长张和平主持。俱乐部理事及会员八名代表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作了发言,如:对2009年大讲堂内容整体回顾、对大讲堂如何持续发展和提高的定位思考、如何使大讲堂与市民文化生活更加贴近、如何更好发挥大讲堂在提高市民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和如何发挥听众俱乐部的作用使俱乐部成为大讲堂的一方沃土等。乐正院长、宣传部王跃军处长、宣传文化基金处处长李建阳等其他领导,在沙龙上都作了重要发言,大家对大讲堂的现状和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对大讲堂2010年的工作开展提出了具体建议,对如何办好大讲堂之友俱乐部、充分发挥其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也都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现将沙龙活动综述如下
   
一、荣获文化部“文化创新奖”,是大讲堂成功创办并且进入全新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如何继续发展,争取更大荣誉,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经过这些年的不懈努力,大讲堂已经搭建了一个传播核心社会价值观的新平台,打造了一个文化全民共享的新模式,成为广大市民所喜爱的城市文化品牌。许多市民听众,已经把光顾大讲堂,作为每个周末个人休闲或者家庭活动的首选,把经常登陆大讲堂网站视为业余生活中的乐趣所在。学习、提高、进步、沟通、交流,已经和市民休闲的方式相结合,在市民文化大讲堂所营造的、公益文化全面传播的和谐氛围中,在广大市民听众的身边形成。

回顾2009年的大讲堂工作,有如下特点值得我们总结:

1、板块布局合理,凸显了结构性优势。

板块设置的合理性表现在:既保留了市民听众最感兴趣的话题,迎合了大众的需要和口味,形式多样化;又有所创新、有所突破。纪念建国六十周年、礼仪和创新文化等几个新的专题系列,不仅将全年的讲座有机的串联在一起,又别具特色,重点突出。创新和设计方面的讲座,对深圳市参评“设计之都”及荣获大奖,起到了辅助配合作用。

励志教育、养生、婚姻家庭、文学艺术等系列专题仍然保留,稳定了听众基本队伍。

这种既稳固基石、又照顾全局的合理安排,较好的搭建了全年板块设置的立体框架,凸显了大讲堂整体策划的结构性优势。

2、组织严谨,保障了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在这个方面,一是认真遴选理论水平较高、讲课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保证了演讲的质量。二是抓好宣传、授课环境、网站建设、移动电视等环节。三是非常重视网站的发展和建设。听众普遍反映,大讲堂网站的栏目设置合理,管理井然有序,技术基本保障。目前,大讲堂已经构筑起一个集现场、网络、报刊、广播、电视、音像、书籍于一体的完整体系,正是这种依托多媒体联动、多层次传播的立体多元传播方式,使得大讲堂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攀升。

3、创建听众之友俱乐部,扩大大讲堂的社会效果。

“大讲堂之友俱乐部”,于去年十月底, 建国六十周年庆典前夕举行了正式授牌仪式。成立听众之友俱乐部是组委会有关领导的共同创意,乐正院长委托我们组建,并明确提出成立俱乐部的目的:1、通过俱乐部加强主办方与市民听众间的沟通。2、及时了解市民对大讲堂的需要和意见。3、发掘市民听众中的信息资源。4、扩大市民文化大讲堂的社会影响,使更多的市民通过大讲堂实现自己的文化权利,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俱乐部成立后,在网站创办“俱乐部专栏”,组织和号召骨干会员,在网站各栏内积极跟帖、发表感慨意见等,其中署名发帖撰文最多者,仅今年下半年就达三十多篇,约三万多字。这样,大讲堂网站更加活跃,听众评论的热情和水平显著提高。同时认真筹备首届“我们的大讲堂大家谈”学术沙龙活动。

事实证明成立“大讲堂之友俱乐部”,体现了大讲堂主办者的战略构思和创新意识,完善了“打造文化全民共享新模式”的升级;进一步吸引和激发了广大市民听众的参与热情和主人翁意识,为展城市现文化盛宴添加了新的内容。

二、大讲堂获创新奖带来的荣誉,是动力也是一种压力,文化创新能力是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证。

沙龙中围绕大讲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大家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一致认为荣获文化创新大奖,对大讲堂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民的期望值也必然会更高。今后大讲堂工作如何在现有基础上更上一层楼?这次学术沙龙,既是工作总结,也是探讨策划。深圳市委宣传部宣传文化基金会李建阳主任介绍:委托某中介评估机构,对大讲堂今年的工作做了一次全面的绩效评估,大讲堂在市民中口碑相当不错,拿奖可谓实至名归。但是,同时大家也反映对大讲堂的宣传还不到位,请的专家水平还存在参差不齐。因此这里也提出了大讲堂的定位问题:是简单地适应市民口味,还是在适应的同时也应该积极引导,通过大讲堂提高市民的知识和鉴赏水平。这个提问引起了与会议者讨论,大家认为新的一年大讲堂的发展战略要力求做到:内容高端化,资源社会化,运作规范化,传播大众化。同时可以尝试大讲堂进军营、进中小学、进企业;在讲座的宣传方面希望在媒体传播尤其是广播电台、书籍出版方面可以同时展开,在市场化运作方面要有新的突破。

一个身为神经科医生的俱乐部会员代表谈到:精神生活的丰富、文化思想的充实,是治疗人心理疾病的很重要的因素,所以我在给患者看病的时候,都不忘开一剂良药:那就是推荐他们到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听课。

大家的发言用大量事实说明,传播先进文化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而“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灵魂,大讲堂正是增强社会软实力的一个福音,是传播先进文化的一项创新,我们通过大讲堂来使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讨论中还提出大讲堂可以充分发挥社科联的优势,联络名人专家,整合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可以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为企业搭建推荐专家的咨询服务平台,可以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同时俱乐部可以发展团体会员,为会员提供菜单式服务,来实现传播新观念、介绍新动向、交流新观点。

有嘉宾对大讲堂的定位提出建议:大讲堂的定位应该是大众与高端混合型。也有提出“大讲堂”自身就是创新的产物,通过到大讲堂听报告能够让个体自身处于创新氛围中,保持创新激情。因此大讲堂应该多举办有创新内容和创新精神的主题讲座。

有几年来跟着一路听来的大讲堂“老粉丝”说:对现在演讲题目的感觉是:高端的、理论的、创新的题目少了,大众的、生活的、熟悉的题目多了。虽然2009年讲座的总体安排较为合理,但是,也存在着疏密不当、专家缺席、会场冷清的个别不足现象。听众反映,有时讲座安排的太密了,最多时一天就有三场,既听不过来,也无法消化,讲座的质量和效果都难以保证。养生讲座系列,就曾经出现过某位专家因故未能到场,只好由他的学生代替讲演的尴尬局面。因此,各种讲堂受关注的曲线有呈现负斜率的倾向,这是需要引起警惕和高度重视的。

另外对内容的安排方面,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是文化创新的有效手段,现代科技的发展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可是,这方面的内容很少。希望明年能增加和安排科普知识方面的系列讲座,如生命科学认知和发展、航天科技的现状、纳米技术等。

三、“大讲堂俱乐部”是架在市民与主办单位之间的一座彩虹桥,也是一座立交桥;要在显示社会效益、保持市民广泛参与的主体性方面下功夫,切实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可以说,大讲堂之友俱乐部的及时筹建和适时运作,正是大讲堂社会效益需要的反映,是大讲堂忠实拥戴者精神乐园的支撑点,是一种创新与突破。它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下应运而生,是大讲堂工作和形势发展的需要,在大讲堂组委会的直接领导下,俱乐部必将积极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成为大讲堂发展壮大的肥沃土壤。

成立会员俱乐部,是推进大讲堂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充分体现了保证实现市民文化权利的宗旨。一是更方便听取广大市民听众对大讲堂活动的意见和建议;二是为广大听众提供一个交流学习体会的平台;三是推动大讲堂组织、策划工作再上新台阶。俱乐部将成为大讲堂组委会、专家学者、市民听众三者之间的立体桥梁与纽带,是搭建三者间一个利于沟通、互动、交流的新平台。

俱乐部应该成为大讲堂的触角,不断延伸后续服务与社会影响力,使其参与的点与面更为深入广泛。通过积极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持续推进大讲堂的蓬勃发展,不断深化社会效果。

俱乐部的成员在发言中都表示:俱乐部在大讲堂组委会的领导下,要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做好沟通工作,切实为听众服务。俱乐部的职责体现在:1协助组委会搜集听众对大讲堂反映和信息、意见,及时反馈到组委会。2、宣传、执行与扩大大讲堂影响的衍生服务;3、联络发展大讲堂的会员,组织会员活动。4、辅助完成大讲堂组委会临时交办的各项任务,积极配合讲座及相关活动的组织工作5为大讲堂推荐讲座嘉宾,提供讲座资源,成为大讲堂组委会的智囊团。

王耀军处长对俱乐部工作很形象幽默的说:俱乐部既要做大讲堂的益友,也要做诤友;既要做“堂粉”(大讲堂粉丝),也要做“酸辣粉”;既要送茉莉花,也要送玫瑰花。

俱乐部理事长提出:1、明年俱乐部将在继续发展个人会员、扩充会员队伍的基础上,考虑吸纳发展若干企业团体会员。2俱乐部准备在大讲堂网站设立电子双月刊。内容主要为关于大讲堂的各方面动态、意见、花絮和俱乐部的活动情况等,为大讲堂增加新的宣传传播渠道。 3、将不定期召开嘉宾见面会、学术沙龙、专题论坛、读书会,及组织培训与文体联谊活动等形式,广泛进行会员间的沟通和交流。4、俱乐部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准备组织年度盛典活动,并争取成为常规性的大型会员活动。5、同时结合进行专项内容调查问卷与有奖问答,设立最受欢迎的讲题与最受欢迎的老师评选,在大会公布评选获奖结果。进一步扩大大讲堂的续传与影响力,对于获奖会员赠送书籍与光盘。

上述仅为俱乐部的初步工作设想,尚需等待俱乐部正式立项、解决基本的必要工作条件,后方能具体实施。

我们希望通过共同努力让大讲堂成为永不落幕的文化大舞台。(张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