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发展学术 服务社会
欢迎访问深圳市社会科学网 今天是

深圳学术沙龙

“移民文化与当代中国城市发展”学术沙龙综述

 日期:2012-11-07   来源:深圳市社会科学院


  由深圳市社科联主办,深圳特区报协办,深圳大学移民文化研究所、深圳大学青年社科工作者联谊会、中国社会科学报驻广东记者站共同承办的“移民文化与当代中国城市发展”学术沙龙6月29在深圳大学图书馆二楼会议厅举行。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王利民研究员、深圳大学副校长李凤亮教授、广东省社科院副院长温宪元研究员、五邑大学副校长张国雄教授等出席会议,来自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传播学等领域的学者从不同的学科对移民文化与当代中国城市发展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讨论。深圳特区报、南方网、中国社会科学报先后作了报道。
  沙龙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重新界定当代新移民和移民文化
  王利民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打工潮”成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移民运动,并造就了深圳特区经济发展的奇迹。移民是文化的传播者和创造者。美国移民创造了影响世界的美国文化,深圳是中国最为典型的移民城市,我们有理由相信,深圳移民也必将创造出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的移民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正在经历一场巨大的人口迁徙活动。中国每年都会有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南下”,这些农民工涌入南方城市,改变了当地城市的人口结构。以深圳为例,《深圳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1年底,深圳市常住人口数量达到1046.74万,而户籍人口仅为267.9万。此外,有学者表示,由于流动人口流动性强、变动快,具体数字难以统计,根据深圳市粮食消耗总量、生活用电量等数据推算,城市流动人口数量可能会达到两三千万。但是,无论何种统计结果,改革开放30余年的成果可以表明,深圳市已经在短短30多年时间里,从最初只有30万人口的渔村发展成为千万人口的大都市,移民已经成为推动深圳城市发展的主力;同时,在深圳出现的这类流动人口远超户籍人口的人口结构性倒挂现象,在珠三角和长三角等地并不少见。
  纵观古今中外,移民一直是社会发展和变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当代中国移民的特点,深圳大学移民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刘志山教授认为,当代中国移民一般是指离开原来的居住地迁移到其他地方定居或居住了较长时间的人口,与常住人口概念较为接近。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周大鸣教授将当代中国移民分为劳工型、智力型、经营型和政策型等四类基本类型。
  此外,刘志山还对移民城市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他认为,移民城市就是以移民为基本成员的城市,即移民在数量上远远超过原住民,并成为城市发展的生力军和主力军。同时,移民城市一般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客强主弱;二是人口高度流动。
  深圳市社科院文化研究所所长王为理研究员表示,移民文化是一个很难界定的概念,我们应当区分当代移民与传统移民的不同,关注二者不同的身份认同。在当代中国,经济是百姓迁徙的主要动力,移民认同的核心要素是财富,即通过能否赚钱来获得对一个城市的认同,这种单一价值观也应是学者在当代中国移民发展过程中需要重视的。
  二、以国际移民案例着眼当代中国移民发展
  中国有着数千年的户籍制度,这种制度与中国移民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中国移民的特征。周大鸣指出,中国移民的形成离不开三个基本条件:第一是存在移民的主观意愿;第二是出现需要和适合移民的客观条件;第三是有同意移民的政策或政策允许。
  张国雄比较研究了美国唐人街的华人移民和江门开发区、高新区的农民工。他表示,在国内,移民聚居地的服务业一般处于自发状态,即凡是农民工集中的地方,出租屋、餐馆、理发店等服务市场便会自发形成,同时这些市场也会因为农民工的去留而衰落或兴旺;而在美国,往往会针对移民开展有组织有规模的房地产开发及相关服务业,并最终形成以移民为主的卫星城。此外,在国内,农民工对城市的认同度低,基本上不愿意参与当地的文化活动或同乡会、商会等活动;而在美国唐人街,第二代移民会很快融入当地社会。
  旅美社会学家、东莞理工学院特聘教授李毅博士介绍了日本和印度的移民状况。他表示,日本通过政府组织的形式,将农村子弟从小送往城市,以此推动移民发展。这样不仅有利于移民更好地融入城市,而且极大地促进了日本城市化的发展,并认为这种移民经验值得中国学习;印度由于没有户籍制度,移民可以轻易地享受居住城市的教育、医保等公共服务。李毅认为,对比他国移民,中国并不存在真正的移民,只存在流动性问题。
  深圳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江玉琴以20世纪英国黑人移民状况及其文化认同为例,认为我们应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对移民制定一定的倾斜政策,为他们提供平等的社会资源,使移民不至于长期处于城市“边缘”,从而产生对生活的消极态度;同时,摆脱城市中本土文化的排斥性特点,让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共存。
  三、移民文化与城市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移民融入城市,他们在给城市化进程添砖加瓦的同时,给城市管理也带来诸多问题。因此,由移民引发的话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
  对于当代城市移民的管理工作,温宪元提出了四个方向,即治理理念的人性化、治理行为的精细化、治理方式的民主化、治理依据的法制化与制度化;周大鸣提出,应该针对不同的移民类型建立梯级移民安置政策;李毅认为,对中国户籍制度进行根本性改革的条件已经具备,只有通过户籍制度改革才能促进中国移民的健康发展。
  刘志山认为,移民文化是指移民聚集地产生的观念形态文化,即移民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包括伦理道德、宗教、哲学、艺术、法律思想、教育观念等直接或间接反映移民心理的各种社会意识形式。此外,移民文化以其开放性、外来性的特点,拓展了城市文化发展空间;以其兼容性营造了和谐发展氛围;并以其创新性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持续发展的动力。
  深圳市社科院文化所研究员张军结合深圳文化的发展实际,探讨了移民文化与深圳精神的关系。张军认为,作为当代移民文化的典型范本,深圳的移民文化兼具同质化和异质化倾向;同时,深圳的移民文化也在身份认同的过程中孕育了差异意识,为营造多样性、包容性和开放性的文化氛围创造了有利条件。
  移民是地区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同时也是新文化的创造者。移民文化已经成为创新文化的代表。李毅认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移民在经济发展中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移民文化的创造却略显滞后。因此,当代中国城市发展的过程更需要多关注移民文化的发展。
  深圳大学社会科学部主任汪永成教授主持了论坛开幕式,深圳大学副校长李凤亮教授、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王利民研究员致开幕词,中国社会科学报驻广东记者站副站长王日华博士主持学术研讨并作会议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