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社会科学》2025年第1期
日期:2025-01-03 来源:深圳市社会科学院
马克思“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理论伴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进入中国,中国知识人士围绕“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可不经过资本主义阶级乎”“中国到自由之路”等议题,掀起了富有学理性和实践指导意义的争论,由此对“跨越”理论进行了初步体认和考察。
中国共产党形象国际传播的动力探赜张步中 覃伟津
中国共产党形象国际传播的动力,是一个涵盖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国家代表力、政府公信力、社会驱动力、人才凝聚力、制度约束力和科技辅助力等多重要素的系统工程,这些要素整体上可划分为主导型、参与型和保障型三大动力类型。
预算绩效指标体系的全面审视与改革思路:一个整体性分析框架姜国兵 韩 笑
指标体系在绩效评价中处于核心位置,优化预算绩效指标体系是全面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重要基础和关键路径。
粤港澳居民“互嵌式社区”如何实现党建引领治理杨爱平 黄 天
近年来,在支持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政策环境下,粤港澳大湾区深圳、珠海、广州、中山等内地城市涌现出一批粤港澳居民共居共处的互嵌式社区。
数据要素价值释放机制与框架奉国和 邱 婧
科学合理的数据要素价值释放体系是推进数字经济、数字中国与数字社会发展,提升新质生产力的基础。
数据要素交易是一种市场化的数据流通方式,旨在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
“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应健全国家技术安全清单管理制度,对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技术实施清单化、系统化管理,加强技术对外转移的审查审批。
伴随乡村治理转型,乡村社会产生了以农民软性不合作行为为表征的资源下乡内卷化现象。
塑造认知:无障碍政策的宣导策略与优化路径李永华 肖传龙
无障碍环境建设不仅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杆。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的实践特征、现实挑战与因应策略陈敦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党的组织经过十余年时间的建设发展取得了重要成果。
“躺平”成为新时期青年形象的一种重要表达,也是青年一代缓解自身焦虑的方式。躺平可以分为行动式和语言式两种类型。
审美作为一种深刻的认识论工具,能揭示当代青年在“异化”网络审美表征与审美乱象中所体现的精神困境与深层的意识形态问题。
已有的同胞结构与教育获得研究主要关注了由代际资源稀释所致的同胞竞争效应,很少考虑同胞组内的资源生产与传递及其后果,也较少探讨同胞的居住安排这一同胞结构维度对教育获得的影响。
作为“特别之精神”的国学李 辰
梳理邓实、黄节现代意识的来源,探讨其国学观形成的基础,提出邓实、黄节对传统学术的论说,虽然受到社会演化论及近代日本的影响,但在民德与民智关系的论说上,明显区别于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中对儒家伦理观念的激进批判态度
在中西方古代的哲学修习中,经典文本的“注释”作为一种修身实践的“操持工夫”起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