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发展学术 服务社会
欢迎访问深圳市社会科学网 今天是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

南方观察 | 2023年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启动

 日期:2023-04-18   来源:文旅中国

  4月15日,2023年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启动,新闻发布会暨首场讲座在深圳图书馆举行,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带来主题为“中国高质量发展与数字经济”的首场讲座。

  微信图片_20230418135638.png

  深圳市社科院(联)党组书记、院长吴定海

  围绕七大主题将举办40场精品讲座

  作为深圳知名的城市文化品牌,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自2005年举办以来已进入第19个年头,先后邀请了莫言、周国平、易中天、王蒙、白岩松、邱震海等名家学者,举办了1292场精彩纷呈的讲座。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将继续聚焦“新思想、新战略、新知识、新要求”,全年计划举办40场左右展现时代情怀和现实意义的精品系列讲座,共设置七大主题:4月为“经济·创新”,5月为“卫生·健康”,6月为“文学·艺术”,7月为“科技·教育”,8月为“法治·管理”,9月为“历史·社会”,10月为“绿色·发展”,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升城市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艺术精神。

  据了解,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是由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办,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承办,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深圳图书馆)、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深圳报业集团协办的大型公益性文化活动。

  汪玉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三大转型”

  当天举办的首场讲座中,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以“中国高质量发展与数字经济”为题,进行了精彩的观点分享。

  汪玉凯提出,在过去几年的改革发展中,我们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大量社会财富,但是我们也付出高昂的代价。他认为这个代价在一定意义上表现出成本出口战略、低端产业主导的产业结构、资源环境的使用方式、收入分配不公等四个难以为继。

 89.png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

  所以这种发展方式走到尽头,便有了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他认为将来中国走高质量发展之路能不能成功,在一定意义上可能取决于三大转型。“这三大转型的意义,是直接影响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能不能达成的关键中的关键。”

  第一大转型,要由过去的引进消化吸收型,转向有序走出去对外扩张型;第二,要由过去的注重数量型,要转向注重质量效益型;第三,要由过去的学习模仿型转向自主创新型。

  他指出,数字经济将成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首先体现在平台成为经济增长新物种。第二,数据成为经济增长的新能源,“谁找到数据,谁就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的资本”。第三,互联互通成为经济增长新价值。

  汪玉凯提到,数字基础设施未来有可能会得到快速的发展。因此要全面推进数字化,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其次要推动城乡数字融合发展。“围绕乡村振兴这个大战略,要搞数字化的乡村,要在乡村振兴中大力引进数字化。”

  此外,围绕数字经济发展的创新将持续活跃,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市场活力将得到空前释放,个人创造力将被大大激活。

  “因此我们在政策层面上,要坚定鼓励民营企业发展,鼓励个人创造。借助国家和市场双重力量,我想我们甚至攻破一些‘卡脖子’技术,都是指日可待的。”汪玉凯说。

  (主办方供图)

  责编:陈红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