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发展学术 服务社会
欢迎访问深圳市社会科学网 今天是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

高建平做客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网络文学不能取代精英文学

 日期:2019-09-10   来源:读创文化广场

  这70年来,中国文学理论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又接受了哪些资源?近日,深圳大学特聘教授、人文学院院长、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院长高建平受邀做客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以“中国文学理论70年”为主题,梳理这70年来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轨迹与特点。据了解,高建平兼任中华美学学会会长、中国中外文论学会会长、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会副会长,日前当选为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讲座上,高建平用“新开端、新变化、新时期、新世纪、新时代”五个词来概括这70年的中国文学理论所经历的阶段。他介绍,这五个阶段里面蕴含着种种细节上的变化,比如有的大阶段里面分了很多小阶段,而很多小阶段里面又很有历史,需要记住细节,记住细节会发现有很多精彩有趣的地方。谈及文学理论的功能,高建平认为,文学理论的功能在不同的时代是不一样的。在他看来,文学理论本身有着理论的品格,有着一种理论的思考和方法,以及建立了一种跟文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文学理论是这样的,可以出去接触各种方面的内容,从各方面吸取文学的资源,但是你还要回来。若是出去不回来就变成流浪汉,你就离开了你的‘家园’。所以出去了还要回来,文学是我们永远的家园,我们作为文学研究者要回到这个家园中来。”高建平表示,我们在古、今、中、西资源的基础上,我们需要自主创新,回到文学实践本身,但是我们需要在此基础上创造我们文学的理论,建立中国文学理论的话语体系。

  当天讲座上,高建平还分享了他对网络文学的看法。在他看来,网络文学的出现与流行是不可阻挡的潮流。但是,网络文学还是存在一些问题,这个问题就在于它现在更多的是由一种消费文化造成的。“内容的重复、情节的单调,完全从消费,更缺乏一种思想深度,造成了网络文学的一些问题。所以,我觉得网络文学还是不能取代精英文学,但是现在两者处在并存的局面。”高建平认为,网络文学很重要,很有趣,但里面良莠不齐,好坏参差,这是新生的现象。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网络文学作品会流传下来,有些也许就被淘汰了,它是一次性的消费。同时他也指出,当下精英文学亦需要借助网络传播,网络文学的实际状态会发生变化。“我觉得网络是一个很便捷的传播手段,将来留存下来的也许不是今天这样的网络文学,而是网络文学本身它会变化。”

  对于当今文学的存在,高建平持以乐观态度。“今天文学的市场规模好像要比以前要少一点。我们过去的业余时间都用在阅读文学作品,而今天我们可以看电视,看网络,看各种各样的东西,从而挤压了文学的时间,也就挤压了文学存在的空间,但是文学还是要存在的。我觉得文学有时它成为一个更为核心的部分,比如各种各样的媒体上的东西还是来源于文学的创意,从文学上改编成电影、电视、网络、游戏各个方面,还是来源于文学。所以,文学这方面的功能不会缺失,还会继续存在下去。”

  读创编辑魏沛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