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发展学术 服务社会
欢迎访问深圳市社会科学网 今天是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快报(第41期)

 日期:2007-03-07   来源:社科院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2006)
 
快     报
 
 
2006年第41
(总第41期)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办公室编                   2006年11月27日


 
王宏图:《都市文化漫谈》
 
     11月25日上午,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王宏图做客“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为听众献上了一场精彩的讲座——《都市文化漫谈》。在剖析都市与乡村的关系之余,他还通过文学作品,讲述了都市文化的特性。
  “都市一方面特别迷人,同时也很可怕,钢筋水泥的丛林把许多人的梦想活活碾碎。”王宏图说,都市在全球化过程中实际上起着一个经济发动机的作用,而且这个趋势在不断地加快,中国现在已进入一个快速的都市化时期。随着都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已经变成一种常态,可以说整个世界正在成为一座大的城市。城市发展的趋势,有可能出现数十个、上百个重要的大城市分散在世界各地,形成多中心的分布局面。美国洛杉矶的都市格局很能代表未来的城市格局,它是由90多个城镇联合起来组成的,传统的市中心不是很明显,从而避免了一个单一的中心延伸出来的城市密度过大的问题。
  城市是追名逐利的舞台,城市生活中的巨大压力容易造成人心理的错乱。随着都市化的发展,人情越来越冷漠,人人都工于算计,凡此种种,都是都市文化的特点。王教授通过左拉的《金钱》、陀思妥也夫斯基的《罪与罚》以及张爱玲的《倾城之恋》等文学作品中展示的都市生活万象,生动地说明了上述特点。
 
乔良:《三十六计赏析》
 
    “一个国家立足于世界,需要韬略;一个人生存于社会,需要计策——不可一日无计,不可一事无计”。11月25日,中国空军指挥学院教授、国家一级作家、空军少将乔良先生在“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中,从“三十六计”说开来,以古今中外凭计谋取胜的丰富实例,展示了智慧和策略的无穷魅力。
    “三十六计”是小计,但小计一样能成大事。韩信略施“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谋,玩弄敌人于股掌之间,成功占领西魏,堪称一绝;乔治·索罗斯凭借量子基金在上世纪90年代中发动几次大规模货币阻击战,成为国际金融界炙手可热的人物;“智慧分两种,一种是原创的智慧,另一种是集大成的智慧,它们都要求具有发现、创造的能力。总要有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举措,才能获得大成功。”乔良说。
    乔良认为,道德和计策并不矛盾。计谋不等同于算计,为人处世应当坦坦荡荡,做事情就一定要有计策。对手的计谋之所以能得逞,在于我们对此一无所知。防范,正是赏析、研究计谋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