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快报(第21期)
日期:2006-09-06 来源:社会科学院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2006)
快 报
2006年第21 期
(总第21期)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办公室编 2006年9月1日
|
马瑞芳:“聊斋之迷”
满纸都是仙鬼狐妖的荒诞故事,却风行300多年而魅力不减,这就是清代蒲松龄著就的文言小说《聊斋志异》。8月26日,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古代文学学科学术带头人、山东省作协副主席马瑞芳做客“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以其独有的视角解读了《聊斋志异》的魅力。
·最精彩的是狐狸精
马瑞芳表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小说有两部,一是文言短篇小说《聊斋志异》,一是白话长篇小说《红楼梦》。她本是研究“红学”的专家,但在接受学校交给的一项关于《聊斋志异》的课题研究后,深深为之吸引,身陷其中近30年。《聊斋志异》有着怎样的魅力?借用郭沫若给蒲松龄故居的题词“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马瑞芳说,“早在孔孟文化里,狐狸精作为一个贬义词,形容被看做淫荡的、品质恶劣的、迷惑男人的女性,是站在传统道德之外的另类。但在《聊斋》中,‘狐狸精’的性质就变了,蒲松龄居然把她们写成像阳光一样率真、可爱的女孩。我觉得她们更像高一的中学生。”
马瑞芳谈到,“聊斋”中有三界:神仙所在的仙界;鬼魂所在的冥界;妖精所在的妖界。而“聊斋”中最著名、最精彩的妖就是狐狸精。她表示,蒲松龄彻底推翻了中国民间“狐狸精害人”的说法,写出了美丽迷人的狐狸精、肝胆照人的狐狸精,也穷形尽相地写到了狐媚。如在描写狐四姐时,他写到“杏花烟润,荷粉露垂”,美丽是“聊斋”中狐狸精的最大资本,也是其迷惑男人的最大砝码。
·鬼狐故事有着深刻哲理
“蒲松龄的过人之处在于,他不仅写狐狸精的美丽,更将之写得像阳光女孩一般纯洁、率真、可爱。”马瑞芳讲了女狐婴宁的故事,春游偶遇的书生王子服爱上了婴宁,便以爱她手中梅花表达对她的爱意,她却装作不明白地笑说:“下次你带老奴来,让你摘一筐梅花去”,当王子服解释夫妻之情与一般亲情区别在“夜共枕席耳”,婴宁又天真笑道:“我不惯与陌生人睡。”她把古代对女人要求的三从四德等传统的东西全打破了,想说就说,想笑就笑。“所以我认为在古代小说中,哭得最美的是黛玉,笑得最美的是婴宁。”马瑞芳表示,婴宁的名字寄托了蒲松龄深刻的哲学思考,它来自《庄子》,意思是人应该心情宁静,不受外界干扰。
马瑞芳认为,聊斋里的狐狸精非但不是依靠男人、榨取男人,而是帮助男人成功。如《凤仙》一篇中,女狐凤仙化身镜中人激励不争气的丈夫,若丈夫刻苦攻读就露出笑脸,若丈夫懒于攻读便掉下眼泪,而当丈夫荒废学业时,镜中的她便背过身去,最后终于促使丈夫题名金榜。这种女狐帮助不上进男人翻身、力挽狂澜的故事还有很多,马瑞芳笑言,整部《聊斋志异》可谓是“男人的乌托邦”,女人把什么都给男人做好了,给他做妻子,给他解决困难,帮他考取功名、抵抗官府,当他妻子不生孩子的时候,还给他生个孩子传宗接代。
“《聊斋志异》对狐狸精描写得最妙的一点是把狐媚写活了写绝了。”马瑞芳说,在《恒娘》中,写到一位正室妻子冯氏,虽美过小妾,却因丈夫喜新厌旧而失宠,狐仙恒娘便授之以狐媚术,教她怎样抛媚眼,怎样嫣然媚笑,结果丈夫对她“形神俱惑,形影不离”。马瑞芳表示:“这里面其实有着非常深刻的哲理,恒娘者,永恒也;朱氏者,红也,红颜易老而求永恒无异缘木求鱼,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揭露了一夫多妻制封建婚姻的本质和罪恶。”
·“聊斋”有魅力亦有瑕疵
《聊斋志异》有一种永恒的魅力,但也有瑕疵,“它的故事模式几乎都落入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的俗套,这种模式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优秀传统,也是中国古代小说无法进步的紧箍咒。”马瑞芳认为,《红楼梦》在这一点上要高于《聊斋志异》,黛玉这个葬花落泪的小女子和人见人爱的宝玉都没有好的结局,而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好人经常没有好报,恶人经常没有恶报,因此她感到曹雪芹的人生哲理要远远超过蒲松龄。此外,她认为《聊斋志异》中还有一个致命的观点,就是子嗣观点,“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故事中的人物总在追求有一个光宗耀祖的儿子。
安子:《团队发展与企业文化塑造》
8月27日下午,深圳市十大杰出青年代表、颇具传奇色彩的深圳青年企业家安子登坛“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为市民献上一场《团队发展与企业文化塑造》讲座。在短短的两个小时里,安子结合自己来深20多年的创业历程给与会者上了生动的一课。
在这座年轻的移民城市中,“安子现象”是一个不可忽略的文化符号。从当初流水线上的一名普通插件工成长为今天已是拥有四家公司的董事长,安子在20年中经历了不平凡的人生。“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就要做什么样的梦。”她说。来深圳之前,安子仅仅是一名初中都未毕业的中学生,来深后的几年,安子几乎把所有的金钱和时间都用在了自学上,她通过不断努力,最终获得深圳大学本科文凭,而且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从未放弃学习。安子通过自己的求学经历告诉大家:“梦想的力量是伟大的。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太阳每天都为每颗心而升起,每个人都有做太阳的机会!”
安子还从信任的力量、团队的力量、责任的力量以及爱的力量等几方面与大家分享了自己以及诸多成功人士的成功经历。
参加此次演讲的近300名听众中,有来自企业的老总,有来自一线的工人,有年轻的打工者,也有年近六十的经营者,他们均表示听了安子的演讲,感触很深,尤其是那些年轻的打工朋友,他们希望自己也能像安子一样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