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快报(第30期)
日期:2006-11-10 来源:社科院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2006)
快 报
2006年第30 期
(总第30期)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办公室编 2006年10月24日
|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宝安专场开讲五期
市民反响热烈
7月8日,“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宝安专场在宝安区弘雅小学剧场拉开了帷幕,题为《中国京剧表演艺术的美学特征》。经过精心准备,宣传到位,首场讲座吸引了宝安区的数百师生以及众多市民积极参与。
作为协办单位,宝安区委宣传部十分重视“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的举办工作,专门召开相关部门的会议来部署这项工作。对讲座的举办作出了详细的部署。一是通力协作。充分发挥宣传部门的组织协调作用,发动区文化、教育、计生、文联等部门积极参与,通力协作办好讲座。二是精心选题。贴近市民生活实际选取讲座主题方向,寻找该领域优秀的专家学者来主讲,力求主题上雅俗共赏、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三是广泛宣传。充分利用区内新闻媒体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每期讲座开讲之前,在宝安日报醒目位置刊登讲座预告,介绍主讲嘉宾,并在宝安电视台滚动播放活动预告,多渠道向宝安市民宣传大讲堂。
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在宝安引起了市民的踊跃参与,从7月至9月,共举办了5场讲座,热烈反响,几乎场场爆满。“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宝安专场现已成为许多宝安市民热盼的文化盛事,成为公益文化建设的一道风景线。(宝安区委宣传部 周正国)
“深圳市民大讲堂”传单
跟朋友说,我有两件事最赚便宜。一件是冬泳,又抗旱又健康,又省钱又有活力。第二件就是上“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免费听课。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讲课的大多是博导,博导是跟博士讲课的,进了市民文化大讲堂,就享受博士待遇。老师传知识,导师讲方法。做人做事都要有方法。有了方法就有了智慧,有了成功之道。所以每听一堂课,都有读了十本书的感觉,赚了个大便宜。
每次听课我都会提前十分钟入场,选个好座,进入学生状态。听课就像看戏,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台上台下,心通神交。
每次课后回到家里,头一件事是整理笔记。刚刚和导师谈了话,生怕忘了。我的笔记像语录,有时还添油加醋,混进一点自己的感悟。例如:听了蒋平的讲演,我就做了这样的笔记——
“烦恼三结——放不下、忘不了、舍不得。心理健康——对自己感觉良好,对他人宽容友好,对环境适应美好。不能改变天气,可以改变脾气;布恩能够改变环境,可以改变心境。自己是心灵的主人,你可以建成天堂,也可以建成地狱。能改变的改变,不能改变的改善,不能改善的接受,不能接受的结束。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从现在开始通过自己的作为往好的方向发展……”
添油加醋的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追求金钱,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追求健康。做事从容、对人宽容、常带笑容。不一定要做名人、富人,一定要做好人、快乐的人……”
自己享用了一顿文化美餐之后,觉得还应让身边的人也享受一下,于是,我把听课笔记印成传单,茶余酒后分给亲戚朋友和孩子,让未能走进大讲堂的人也和我一样——享受博士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