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发展学术 服务社会
欢迎访问深圳市社会科学网 今天是 2025年5月24日 星期六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快报(第11期)

 日期:2006-08-11   来源:社科院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2006

 

    

 

 

2006年第11

(总第11期)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办公室编                    2006 年7 月14

 

 

黄枢:《养生文化漫谈》

 

如何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生活中保持身心健康,这是许多人都十分关心的问题。 78日下午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请来了中华中医药学会外治分会主任委员、中医专家黄枢漫谈“养生文化”,吸引了众多中老年听众前来取经。黄枢在讲座中比较了东西方不同的养生文化,指出最高深的养生文化在东方,同时提醒人们选择不同养生方式时要合理得当。

第一,东西方养生文化迥异。黄枢介绍说,中医学自诞生起便注重养生。24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素问》第一篇就提出了养生问题。而在中医学之外,东方的宗教也非常注重养生,如起源于印度教的瑜珈,佛教的闭关、辟谷,道教的修炼小周天、大周天以及炼丹等。

对比东方的养生方法,黄枢指出西方提倡以竞技为目的的体育项目,而其中绝大多数谈不上养生,运动员的伤残率很高,同时大运动量导致的代谢过快使运动员的寿命多数很短,不是真正好的养生方法。

黄枢指出,东西方不同的地理形成了不同的养生文化,如西方流行日光浴,那是因为西方日照时间短,很多人患上了骨质疏松症,所以需要通过日光浴来补充钙。这对我们东方大多数地方的人来说是不适合效仿的,因为东方国家日光充足,曝晒多了反而易患皮肤癌。在中国,由于四季分明,产生了很多适合不同季节的养生方法,也因而产生了阴阳八卦等养生哲学。

第二,职业人群养生有道。黄枢说,不同的职业人群要选取不同的养生之道。在单位当领导的同志,血管和神经持续高度紧张,长期下去容易得高血压、中风,对这类人来说,应该多休息,养生之道在于定期激活血管的功能,让它产生收缩、循环;另外一种养生之道就是学习静养打坐,使达到极限的神经能量恢复过来。电脑职员重复做频率高、速度快的动作,容易产生肌肉静力性紧张,这类人的养生方法是打太极拳,或者每个小时做一定的运动,解除静力性紧张造成的伤害。

现代城市生活中,办公室疾病越来越多,如脑供血不足、颈椎病和腰背疼痛。预防办公室疾病,黄枢建议运用返还运动法。他举例说,比如人经常只是向前进,很少后退,可以尝试有意识地后退,把前进造成的疲劳、损害和一些不平衡重新恢复平衡。“人的肌肉是收缩的,但肌肉不会自己伸长,我们通过运动把它拉长,会感觉到很舒服。比如坐的时间长了就要伸个懒腰,使肌肉松弛并恢复正常,这就是返还运动的一些基本道理。”

第三,城市生活要选择短时高效、能耗低的养生方式。“养生讲究天地人的和谐互动,人的节奏要和外环境相一致。”黄枢表示,乡村生活最适合养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然而然。在城市中,人们生活在高污染、强压力的环境里,不能从容地养生,就要选择短时高效、能耗低的养生方式。黄枢认为不宜选择足球、篮球等剧烈的运动作为养生方式,因为很容易损伤身体;他建议大家选择游泳、登山、健美等中量运动和太极、瑜珈、气功等和缓运动,在运动频率上可以一周参加三四次体育锻炼,每次不少于30分钟。

 

罗湖区举办“古玩艺术品的

文化内涵与鉴赏投资”专题讲座

 

根据市委宣传部关于举办“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的工作安排,罗湖区委宣传部联合深圳市宜雅艺术品投资有限公司,于 78 79 710在深圳艺展中心宜雅画廊举办了3场《古玩艺术品的文化内涵与鉴赏投资》的专题讲座。主讲 赵榆 教授,是原文化部机关党委党办主任、文化部市场发展中心评估委员、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国家文物总局中国文物商店总负责人,现任北京嘉德、中贸圣佳、保利等拍卖公司高级顾问;著有《拍卖业在中国》等著作。 赵榆 教授从中国古玩艺术品的由来、古玩艺术品的文化内涵、拍卖行业兴起对古玩艺术品市场的作用、古玩艺术品的收藏鉴赏与投资建议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精彩的讲解。罗湖辖区的股份制公司的经营管理者、文物工作者及古玩艺术品的收藏爱好者等300多人聆听了讲座,反响热烈。大家认为:通过听讲座,不仅加深了对古玩艺术品文化内涵的了解,认识到了古玩艺术品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巨大作用;而且古玩艺术品投资很有潜力,是一个很大的市场。这个市场,需要引导,需要培育,需要扶持,是深圳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卢丽平:从“十面埋伏”说开去

        ——琵琶名曲赏析

  

《十面埋伏》、《春江花月夜》、《天鹅》这些都是著名的琵琶演奏曲, 712,在盐田区图书馆,深圳市著名琵琶演奏家卢丽平完整地将这些曲目呈现给现场听众。她时而激烈、时而柔和的琴声,让现场市民心旷神怡。

  第一 ,《十面埋伏》:生活也是战场。《十面埋伏》最早见于记载的是1818年出版的《华秋苹琵琶谱》,是一首在民间流传的传统乐曲。为帮助听众理解这首曲子,卢丽平将战场转换为人们的生活场景,描述深圳人紧张而又繁忙的生活状态。“我们完全可以用现代人的思维来听‘十面埋伏’,把它想像成生活的张力,想像成我们在深圳进行拼搏的过程。”

第二,《天鹅》:人生哲理在其中。《天鹅》是卢丽平最喜欢的一首曲子,每次弹奏它都能给她以心灵震撼。《天鹅》归于琵琶大家刘德海作品中的“人生篇”,诠释了一种恬淡宁静、淡泊明志的人生处事意境,蕴藏着哲学思考和净化心灵的功能。

面对市民该如何欣赏琵琶曲的提问,卢丽平回答说,“不论听任何音乐,都要保持一颗童心,因为孩子的想象力最丰富,有时大人听不懂的音乐他们反而能听懂。”

“不仅是听琵琶曲,听任何音乐都应根据个人的场景来理解,完全可以抛弃原来的曲目标题,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卢丽平认为,音乐是表达内心感受的最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