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发展学术 服务社会
欢迎访问深圳市社会科学网 今天是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

叶春生在文化大讲堂上谈建筑民俗

 日期:2006-08-29   来源:深圳商报

    叶春生在文化大讲堂上谈建筑民俗
    应用科学观点服务居住环境建设
    深圳商报记者王光明/文韩墨/图
   【本报讯】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叶春生先生27日在市民文化大讲堂上分析传统与现代建筑民俗的关系时认为,在建筑民俗中,中方讲究大方,西方讲究美观新奇。老百姓在建筑中会积累一定的经验,在社会生活中一代一代传下来,有的科学目前还解释不了,但我们在没有弄清他的科学性的时候,不要轻易地给它下定一个概念,说它是迷信,而要科学地分析,应用科学观点服务我们居住环境的建设。
    叶春生先从《易经》和《葬经》分析了建筑民俗中风水的起源。他说,有些风水延续了那么多年,包括了古人对天道人文的认识,讲究人与环境的和谐,有一定的道理,其背后的文化因素值得研究。叶春生说,在建筑民俗中,往往通过一些特殊的符号来表现事物的色彩,比如太极八卦图、石敢当、照妖镜等,以消除人们的恐惧心理,除去巫术意义之外,还可以起到一定的点景、变景、识景、象征和美感作用,有的城市在大型的建筑物前做风水球、喷水池、石狮子,这样来调整人们的审美情趣,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此,如何用现代的科学去破译和改造古老的风水术,使之融合文化性,如何用科学的观点去剥开建筑民俗中迷信的包装,使其为人类的居住环境建设提供科学的服务,也是我们民俗研究的一个很实际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