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快报(第17期)
日期:2006-08-23 来源:社会科学院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2006)
快 报
2006年第17 期
(总第17期)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办公室编
|
黄朴民:《道家的哲学智慧与治国方略》
2000多年前的《道德经》,是道家哲学的源头,老子也凭借他的思想成为中国古代哲学一开元就不可企及的思想高峰。我们现代人应该如何看待老子的思想,又应该如何运用呢?
第一,中国文化的根底是道家。“烦恼多缘常开口、是非皆因强出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些现在社会上非常流行的话,实际上和老子的哲学、道家的人生观、价值观非常地吻合。黄朴民引用
第二,隐士群体是道家文化渊源之一。中国古代的隐士与道家文化有深厚的渊源。《诗经》里就有描述隐士的生活诗篇,他们整天自得其乐,不管外界如何变化,他们都只考虑自己关心的问题,这就是最早关于隐士生活的状态。在春秋战国大动荡、大变革的时候,一些曾经当过官的人被边缘化了,他们很失落,满腹牢骚,对一切都看得很淡,但他们自己都有很高的文化造诣,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像老子、庄子以前都曾经做过官,都曾经是贵族,但他们同时又都是学问家,他们站在历史和哲学的高度,对自然规律进行探讨,对社会现象进行反思、特别是对生存的方式进行了体悟,这种理论性的东西就成了道家的学说,道家就是由这些人物组成的。其中老子、庄子都有著作留存下来,这就说明他们希望以自己对自然的认识去指导大家生活,对社会产生影响,这就是道家的起源。
第三,道是自然而然的。黄朴民将老子的人生智慧归纳为一种自然精神。在老子看来,所谓的自然就是自然而然的一种状态。事物各有自己的本性,不要强迫去改变它、改造它,如果要硬性打破,破坏平衡就会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老子强调:生活应该是归于平淡、返璞归真,所以他强调以自然界的规律去对付它,在平常的生活中要以平常心去对待它。不要强求意志的改变,这种是老子的自然主义的精神,这种东西贯彻在老子的思想,尊重自然,按照事物本来的运行规律来办事,既不有为,更不能妄为,要用无为的手段来达到无不为的目的。一切都要做到因势利导,要符合自然。黄朴民认为,老子自然精神很重要,所有的原则与主张都是从自然精神延伸派生的。
第四,老子的精神在于辩证。道家和任何的学派一样,都有一个发展和演变的过程,最早是老子,老子之后就按两条线发展:一条线就是南道,代表人物为庄子。庄子把老子对自然的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彻底的保存下来。另一条线为北道,是以道家学说为主体,同时又兼融博采儒、法、墨诸家之思想内涵而形成的新道家,它起源于战国后期,盛行于西汉初期,一度成为封建国家的统治思想。
黄朴民还指出,中国文化有一个传统就是追求万全。做到圆满,当然是一种理想的境界,但正如老子所说的“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一味求全也会走向反面,可能会丧失机会。黄朴民强调说,今天,要真正研究透老子的辩证法精髓,克服思维模式的片面性,从而以健康、乐观的心态与方法面对生活的挑战,在人生竞争舞台上占有先机,把握主动,才能赢得机遇。
蒋开儒:《阳光人生》
《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这两首歌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其歌词作者蒋开儒也逐渐为人们所熟知。蒋开儒当过兵,在北大荒生活了20年,1992年定居深圳。他曾三次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现为深圳市杰出专家。
·没有阳光心态写不出好歌
蒋开儒的人生道路并不平坦,他16岁入伍, 1955年参加部队田径运动会,靠着一本《苏联田径运动》的书,奇迹般地得了五个第一,被任命为军事体育主任。然而,就在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他却因为家庭出身问题提前转业,从广东坐着闷罐火车,一路开到了黑龙江。因为在部队担任过军事体育主任,他被留在黑龙江穆棱县体委工作,第二年带队参加牡丹江运动会,得了三个冠军,这在穆棱县是破天荒的,其中标枪冠军就是他自己。然而,由于成份不好,他被取消了参加全省乃至全国运动会的资格。
“逆境中觉得所有的路都堵住了,但我还是感受到了阳光。”蒋开儒说,他相信天无绝人之路,仅上了7年学的他开始文学创作。初期创作时只能“照葫芦画瓢”,读什么就写什么。但他坚持下来,从体委写到文化馆,从文化馆写到了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不停地写作,让他渐入佳境,创作了很多不同类型的作品。在宣传队的文艺汇演中,表演的大多是蒋开儒的作品。
虽然经历坎坷,但蒋开儒始终保持着阳光心态,在他看来,如果一个人总是心存不满,是很难写出好歌来的。 “感谢生活、感谢生活,感谢你的埋没,我是一颗种子啊,我的生命在埋没中复活,感谢生活、感谢生活,感谢你的封锁,我是一眼泉水,我的力量在封锁中集合,感谢生活、感谢生活,感谢你的解脱,我是一只雄鹰啊!我的翅膀在解脱中拼搏!”在一次文艺表演后,蒋开儒创作了这首《感谢生活》,作品充满了激情与希望。在文化大讲堂的讲坛上,当他含泪动情地又一次朗诵这首诗歌时,全场掌声雷动。
·写主旋律歌曲是因为感动
蒋开儒说,好的词作者应该多学名家,要感动别人先感动自己,有一颗纯净的心,用阳光心态看待事物,必须有感而发,这也是他本人的最好写照。
蒋开儒1979年所见的深圳还是大片水田,1992年看到深圳的高楼大厦,几乎错觉来到了香港。因为《春天的故事》,有人说他喜欢给领袖写歌,他说:“我写歌是因为感动。”他还为普通百姓写了很多歌曲,比如深圳的无偿献血者之歌《生命的彩虹》就是他写的。
在演讲中,蒋开儒多次用饱含激情、深情的语调朗诵自己写的歌词。1979年他在香港与分别30多年的亲人团聚,姐姐说:“这是在做梦吗?”他在心里呼唤:“这不是梦,这不是梦,我抱着春雨,你抱着春风”。回忆起这些,他几次声音哽咽,几乎落泪,让在场的人都深受感染。应观众要求,他还朗诵了年轻时写的情诗,让大家看到了过去青春明媚的蒋开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