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发展学术 服务社会
欢迎访问深圳市社会科学网 今天是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网站迅速蹿红

 日期:2008-05-30   来源:深圳特区报

    只要输入关键词“文化大讲堂”,全球最著名的三大搜索引擎百度、谷歌、雅虎最近的搜索结果就会显示,“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官方网站”位居第一。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组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网站(www.szccf.com.cn)之所以在开办仅1年多后,就成功超越我国其他已有多年运营经验的同类大讲堂网站,关键在于内容、形式、技术、服务的不断创新,使之适应了市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网”成具广泛影响力的公益文化平台

    网络具有快捷、广泛、实时、长久、互动的特点,“深圳市十大文化品牌”之一的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自2007年初开通网站后,大大地方便了广大市民的参与,使市委、市政府举办的这一公益文化盛宴惠及更多群众,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被大家誉为“永不落幕的文化大讲堂”。开办1年多以来,由于在硬件、软件上不断提档升级,在栏目、内容、服务上不断创新,网站以丰富独特的内容、方便快捷的服务,受到浏览者的交口称赞,使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的影响力从深圳扩展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广大听众参与热情极高,不断有各地的网友通过网站留言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的感情。据了解,美国加州华语广播电台主持人柯卿女士在浏览了“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网站”之后,曾专门致电大讲堂组委会,称赞大讲堂网站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并提出希望能在其主持的节目中播出有关演讲内容,使在美华人分享大讲堂的成果。更有如湖北、海南、大连、珠海等一些省市的有关单位亲自组织考察团来深圳交流学习开展大讲堂活动的成功经验。可以说,“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网站”用最少的钱,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经济的方式搭建了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力与知名度的公益文化平台。

    记者在“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官方网站”上看到,广大网民纷纷在该网站上留言,留言数量已近400条,有的和大家分享听讲座的心得,有的向主办方建言献策,有的则对网站令其足不出门便可听讲座的便捷赞不绝口。其中一位网名为“熊猫”的网友留言建议:“是否可以添加一部分关于不同城市文化比较的讲座题目呢,或是针对深圳城市文化的题目。这个我比较感兴趣。建议增加宣传媒介,让尽可能的多的人了解‘文化大讲堂’,那样效果会更加明显了。谢谢组织者给大家提供这样的平台。”有位网名为“木头”的网友则留言说:“听了张国勇老师的讲座,非常精彩。我喜欢俄罗斯的音乐,美妙的音乐配上诗意的讲解,只觉得那个美好的下午太短暂。谢谢张老师,谢谢大讲堂。”对于网友们的各种建议和咨询,网站管理员均给予了及时的回复和解答,网上互动交流十分热烈。

    将不断策划新栏目、开发新资源,添加新内容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组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网站”还将实施8大措施确保网站建设:一是维护好网站服务器和各项硬件设施,对网站进行整体提档升级;二是新设音频版、文字版等讲座形式,即要把“大讲堂”讲座内容制作成文字版、音频版、视频版,并即时挂到网站上,供市民自由观看;三是设立会员制方式的市民通讯员、网评员、专栏负责人专区,动态设置各类专题,并进行全方位跟踪报道与评论等;四是开通网上互动平台,建立信息收集、评论、奖项设计、投票等互动环节,开展网上评选奖励活动;五是设立嘉宾互动栏目,专题介绍嘉宾,为市民与嘉宾的互动交流打造网络平台;六是开通网上“大讲堂”栏目,建立除每周主会场固定安排讲座外的网上专题文化“大讲堂”,内容形式可积极采纳市民推荐,并经过筛选的各行业、企业推荐自己的优秀系列讲座纳入文化“大讲堂”系列,作为“大讲堂”主会场的补充;七是开通网上“大讲堂”栏目,整合相关资源,与国内各相关讲堂网站建立联系,互相转载、链接,整合和充分利用市内相关资源,搭建起全市统一的讲堂网站;八是加强网站的推广。

    据悉,目前该网站已新增栏目“在线音频”120×3=360段,开通“嘉宾博客”50个,硬件设备、人力开发、推广维护在进一步完善中,将尽早实现市民与网络的全新互动。随着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的深入开展,网站将会根据大讲堂的发展趋势和广大市民的需求,及时更新信息与调整栏目,实时关注国内外同类知名网站的建设,不断策划新栏目、开发新资源,添加新内容,力争把网站创新、策划与实施工作做细、做实,使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网站内容更丰富,受众面更广泛。(记者:郑丽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