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发展学术 服务社会
欢迎访问深圳市社会科学网 今天是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快报(第10期)

 日期:2006-08-11   来源:社科院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2006

 

    

 

 

2006年第10

(总第10期)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办公室编                    2006 年7 月10

 

 

王玉珍:《中国京剧表演艺术的美学特征》

 

7 8 上午,北京京剧院院长、国家一级戏剧演员王玉珍在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作了关于《中国京剧表演艺术的美学特征》的演讲。这次演讲还别开生面地邀请了北京京剧院的三位演员作现场示范。虽然演讲的地点在宝安区弘雅小学,离深圳市中心很远,但会场里依然坐满了来自深圳各区的京剧爱好者。

在演讲中,王玉珍首先高度评价了宝安区的“京剧进校园”活动。宝安区一共有16所中小学参加了“京剧进校园”的活动,占宝安区学校的10%。目前宝安区已经有500多名少儿京剧学校的学员能够演出传统戏、现代戏经典的片段和唱段,涌现出了四小花旦、四小须生、四小武生和四小琴师。看着孩子们能够继承京剧艺术的衣钵,王玉珍非常欣慰。她表示,京剧是我们中华民族表演艺术的一块瑰宝,它具有其他表演艺术形式无法比拟的三大美学特征:虚拟性、程式性、综合性。

京剧的虚拟性是指演员用不同的表演形式把生活的原型进行美化、夸张、变形,带给观众真实的感觉。这与话剧通过布景来表现环境、时间、空间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不同的。因为京剧往往是拉开大幕之后就是空旷的舞台,没有什么道具,主要靠演员的手、眼、身、法、步进行演绎,把特定的时间、地点、环境演出来。“京剧的布景就好像长在演员的身上一样。”王玉珍举例说,一次,她在国外举办讲座的时候,请演员在台上演一个《三岔口》片段,当时《三岔口》几乎是哑剧演出,全部靠眼睛和肢体的表演。演完之后她问台下的外国观众,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谁知与中国人存在语言障碍的外国观众却很准确地答出来。京剧的虚拟、写意的表演和演员精湛的表演技巧打通了语言障碍。“这也是京剧与其它表演形式不一样的地方。”

京剧的程式性是指京剧的表演内容直接或者间接地来源于生活,把生活的动作和语言艺术化、舞蹈化、规范化,是舞台上表现生活的一种手段。京剧在表现真实生活的时候,不是直接把生活搬到舞台上,而是将其用表演技巧美化、夸张。“京剧就是以歌舞演故事,歌舞在表演过程中所占的分量,远远超过了故事的本身。”王玉珍表示,因为京剧的很多剧目已经演了200 多年了,有些观众看了10 遍、100遍,观众对故事的情节早就了解了,之所以百看不厌,主要是因为京剧悠扬动听的唱腔,以及舞蹈、武打动作能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故事当中的歌、舞根据情节来表演,使其更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而在歌舞表演中,需要演员进行程式化的基本功练习。京剧中有生、旦、净、末、丑等各个角色,每个角色都有其程式化的动作。行当不一样,走路不一样,动作不一样,声音也不一样。王玉珍举例说明了几种京剧演员必备的程式化表演技巧,并请出演员现场为台下的听众表演了一段大家耳熟能详的《霸王别姬》片段。演员边演边唱,王玉珍则在一边向观众解说其使用的程式表演技巧。生动形象的表演配合详尽的讲解令台下观众掌声不断。

京剧的综合性是指一门融合唱、舞、武打、诗歌等元素的综合性艺术,这与其它艺术表演形式存在很大差异。歌剧往往只歌不舞,舞剧只舞不歌,话剧就是对话,哑剧只是虚拟的表演,既不歌也不舞。而京剧却是多种艺术表现元素的综合体。京剧演员必须边唱、边念、边做、边舞、边打,所以歌唱的时候要在舞蹈当中,舞蹈的时候要在歌唱当中。京剧不仅使生活舞蹈化、音乐化、节奏化,而且形成了表演规范。

除此之外,京剧在化妆、服装等各个方面也积聚着综合性的艺术气息。王玉珍举例说,1985 年,她在英国的皇家剧院演出了11 场京剧,一位英国女观众场场准时到场观看。演出完毕后,王玉珍才得知,那位女观众是一位美术家,是京剧表演中富有艺术气息的化妆、服装等元素吸引了这位“ 铁杆”票友。最后这位女观众还要求到后台上摸摸演出的马鞭和绣花鞋,这才心满意足地离去。“可见现代西方的观众对京剧也是很热爱的,人类欣赏优秀艺术的能力不分国界。”

蒋平:《心身健康与情绪调节》

 

7 9 下午,“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进行了一场异常火爆的讲座。心理咨询与催眠心理治疗专家、深圳高级中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蒋平为市民献上题为《心身健康与情绪调节》的心理讲座,使得热心前来的听众身心受益匪浅,会场上时而迸发出愉悦的笑声。

蒋平将现在社会里最让人们烦恼和困窘的心理症结总结为九个字:放不下、忘不了、舍不得。这是现代人最主要的三大心灵障碍。蒋平说,这些障碍并不是不可跨越的三大高峰,每个人都是自己心灵的主人,快乐或不快乐全在于个人自己的选择。专家可以传授人们以技巧,使得不快乐的人们更快地摆脱心理问题,更直接地进入快乐。

第一:心理健康是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对于健康的认识是逐步发展的。一开始,人们只意识到身体的健康,一个人没有疾病和肢体的残缺就认为是健康;随着人类科学的进步和发展,才慢慢地引入心理健康的因素。所以完整的健康的概念,不仅仅是没有身体的疾病和肢体残缺,而且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根据专家的理论,衡量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有六个标准。第一,认知功能良好;第二,情感反应适度;第三,意志品质健全;第四,行为表现正常;第五,自我认识正确;第六,社会适应良好。总体上来说,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就是对自己有良好的自我意识,对他人友好、宽容,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工作能够投入极大的热情,对环境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人类的疾病有三种类型:生理疾病、心理疾病和心身疾病。经过大量学术研究表明,人类疾病当中70%以上的疾病都是心身疾病。这就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大多数疾病,既是生理疾病,同时又与心理因素相关。常见的心身疾病有冠心病、癌症、哮喘、厌食症、糖尿病、偏头痛、溃疡病、斑秃等。比如说冠心病人的性格具备三个特点:一是责任心特强;二是竞争性、攻击性特强;三是特别匆忙,做事很急躁。具备这三个特点的人,就容易得冠心病。所以心理健康也是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说到这里,蒋平半开玩笑地开导在场的听众:“其实人的生命质量不仅仅用钱或社会地位衡量,情绪快乐与否也是检测人们生命质量最重要因素。尤其是当我们做的官不高,赚的钱不多的时候,我们更要想办法让自己快乐,那样你的生命质量才会比别人高。”

第二,情绪主要有四种类型。普通人只想到情绪有好坏之分,其实情绪分四大类:第一类叫积极情绪,是人们肯定当前现状的心理反映;第二类叫消极情绪,对于当前现状持否定的态度;第三类叫正常情绪,积极的情绪不一定就是正常的情绪,正常情绪指的是有益身心健康和适应社会的情绪;第四类叫不良情绪,就是有害身心健康及不适应社会的情绪。

积极情绪从总体上来说,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人的大脑的功能以及办事的效率会提高;二是人体的内分泌及免疫功能会增强;三是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消极情绪也同样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降低大脑的功能以及办事效率;二是降低人体内分泌及免疫力;三是心情不好的人,人际关系也会比较糟糕。

普通人认为积极情绪就好,消极情绪就不好。按照蒋平的见解,过度的积极情绪也会不好。消极情绪一般情况下对人有害,但是适当的消极情绪也是有好处的。比如在战场上,人们都处以一种紧张状态,在紧张状态下人们不容易出血,也不容易感到痛。

第三,要避免不良情绪。和不良情绪相对立的是正常情绪。正常情绪的关键主要是强调情绪的稳定,即得意不忘形,失意不气馁。一般强度的积极情绪与适度短暂的消极情绪均为正常的情绪。这是一种有益身心健康和适应社会的情绪,人人都应该把自己的情绪努力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反之,不良情绪,就是有害身心健康和不适应社会的情绪了。过强的情绪和持久的消极情绪都是不良情绪。

不良情绪的产生有几种可能性:一是需要受阻,二是期望落空,三是极有可能是由人们错误的思维方式引起的。所以要避免不良情绪,关键是要纠正自己错误的思维方式。

第四,多笑有利健康。对付与心理相关的病症,蒋平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多笑。“人开心地笑一分钟,可以快乐三分钟,即使是假笑也有利于健康。人的表情是暂时的相貌,相貌是凝固的表情。从生理的角度讲,人在微笑的时候面部有53块肌肉,81根血管是放松的,此时心脏上升到大脑里面的血液也会增加,既可以美容也可以健脑,所以笑是最好的美容。”

第五,学会自得其乐。“不懂事的孩子是最快乐的,孩子快乐的原因就是自得其乐。生活的意义本身就是人为建构的,所以人要学会珍惜自己的乐趣,学习别人的乐趣。”蒋平建议,想调节情绪,让自己心情好起来,其中的一个就是学习孩子自得其乐,比如关上房门,自己愉快地扭动身体,让自己轻松、发笑。

“不要吵、不要闹,千万不要马后炮。要宽容,要微笑,和气生财等钞票。”全场听众跟着蒋平念了起来,蒋平说,如果心中压抑需要宣泄,要及时地通过与朋友、家人谈心,大哭大笑、听音乐、看电影等方法宣泄出来;如果情绪低落,可以采用照镜术,在镜子面前和自己多说好话,鼓励自己。

最后,蒋平送给所有在场听众一首诗作为结语,这首诗的作者是现代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的孙女,她在诗中这样写道:“在心灵与现实之间,在思想与存在之间,你一定能找到一种平衡的力量。你是一座意志的高山、你是一片忍耐的海洋。这,是一个放手的时刻;这,是一个接受生活给予的时刻;这,是一个不断采取行动让事情向好的方面转变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