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快报(第12期)
日期:2006-08-11 来源:社科院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2006)
快 报
2006年第12期
(总第12期)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办公室编
|
郑作良:《中国的古代版画与现代版画》
版画是一种刻刀下的艺术,不用画布画纸,不用笔墨油墨。相比对国画、油画等艺术的熟悉,现在人们对版画艺术的了解已是甚少。
第一,版画艺术无处不在。在讲座中,郑作良首先让在座听众中有熟悉、了解或搞过版画的举手,结果没有一个人举手,“这说明版画艺术真的非常需要普及,而事实上,版画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眼前、手中、家里和周围。”郑作良说着向大家举起了一张百元大钞,笑着说:“这张钞票其实就是一张铜版画,这难道不是版画每时每刻在我们身边的最好例证吗?”这个生动幽默的开场白让听众们都会心一笑。
第二,版画源于中国。谈及中国版画的历史,郑作良颇为自豪:“中国是世界公认的版画创始国,
第三,版画是一种世界性语言。“版画是大众的艺术,版画是高雅的艺术,版画是世界的艺术。”版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与国画、油画等艺术作品一样,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版画除了参加国内、国际展览,还可以在宾馆、饭店、会议室、客厅等地悬挂。
郑作良说,版画在外国的收藏很多,但是在国内还不多,大多数市民对版画并不熟悉,更谈不上收藏版画。他表示,这在中国有个过程,需要我国的版画艺术家们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也需要市民的关注与推广。
第四,当代中国版画落伍了。随着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变迁,中国版画从观念到内容与形式都没有紧跟时代的步伐,以致有所落伍,且缺少高质量的版画展和高水平的作品,使版画近年人气渐失,只有那些抒情趣味的、小品式的、形式感强的、色彩淡雅或漂亮的版画作品比较受群众欢迎。在国外,专门收藏版画的人很多,而中国人则不太熟悉版画,更谈不上收藏版画。郑作良表示,尽管目前版画市场不景气,但他仍抱有信心,并仍在坚持版画创作。
郑作良在讲座中还具体介绍了凸版、凹版、平版、孔版等不同种类版画的创作技法,并现场向听众们演示了版画制作的过程,许多听众都以极大的兴趣仔细观看了整个版画的制作过程,并纷纷表示对版画艺术有了更多的了解和喜爱。
哲夫:《漫谈环保文化》
哲夫说,环保文化这个学科本身是不存在的,它是在环境恶劣之后被迫派生出来的。“国外有学者说,环境污染是人类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我觉得它比战争还可怕。”说起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哲夫一脸沉重。他用亲身经历向观众讲述了因环保意识薄弱,黄河、太湖、长江等水质的污染状况,又忧心忡忡地讲述了因土质恶化蒙古草原上的羊缺草吃的现状。哲夫表示,在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不断浮出水面后,环保文化的普及与推广才开始变得如此重要。
“环保文化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最基本的社会学科了。”哲夫说,因为环保文化讲的是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涉及到人类生存的方方面面,如果人类的生存都保证不了,谈其它文化是没有意义的。
在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工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再呼吁社会“补课”,来提高环保意识,通过推广环保文化来遏止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有很大的难度。但每个人只要从自身做起,每做一件事都考虑一下对生态环境有无破坏,慢慢在全社会形成这种环保文化体系,就一定能做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民大厦多功能厅会场座无虚席,关注环保的热心市民纷纷到场认真聆听讲座。听到目前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的危机,听众一脸沉重。听了哲夫的讲座,在座许多深圳市民都深受触动,不少人都纷纷站起来愿做哲夫先生的“环保同盟者”、做坚定的环保支持者:一位市民呼吁大家家庭装修少用木地板,过简单生活;一位市民希望有专门的机构负责废电池回收,以免随意丢弃,污染环境;一位市民提醒大家,路上垃圾箱都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希望大家能自觉分类扔垃圾,等等。
市民们还向哲夫请教,具体到每个人该如何支持环保?哲夫指出,环保问题最根本的一条是如何克制人类自己,“人类不能以无限的欲求掠夺有限的资源”,克制人类欲望还包括节制我们的生育,因为每多一个人就会消耗更多的资源。“人文生态和自然生态要标本兼治,如果我们连起码的荣辱观念、是非观念、好坏标准、行为准则、道德判断都没有,怎么能做到环保自觉?因为自然的恶化就是人造成的,如果人文生态好了,自然生态肯定会好。”哲夫进一步提出,唯一能治理环保问题的良方可能就是循环经济了,因为循环经济提倡资源的减量化、无害化生产。
哲夫还对深圳通过举办市民文化大讲堂提升市民素质的做法表示十分肯定,“这种方法只有深圳想到了,在成系列、成规模地做,而我们的内地城市没有做,这是基础教育、这是整体的提升,这很了不起!尽管我们深圳市民的素质已经很高了,但是我们还要不断地提高,这样的城市肯定是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