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发展学术 服务社会
欢迎访问深圳市社会科学网 今天是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快报(第40期)

 日期:2007-03-07   来源:社科院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2006)
 
快     报
 
 
2006年第40
(总第40期)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办公室编                   2006年11月24日


 
曾祥委:《地方性知识:广东族群文化》
 
    历史上,曾有广府、潮汕和客家三大族群生活在广东地区。那么,这三大族群在历史上生存环境和传承背景有什么不同呢?11月22日下午,中国民俗学会理事、广东民俗文化研究学会副秘书长曾祥委作客“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宝安专场,在题为《地方性知识:广东的族群》的讲座中,从地方性知识存在的必要性、广东的地方性知识以及广东的族群文化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和深圳市民一起探讨广东几大族群文化的现状和特色。
    曾祥委重点讲授了客家人、潮汕人和广府人的文化区别。他认为客家人由于大多住在山边,基本上都是贫困地区,与外界交流有很多的不便,因此在传统文化上一直都没有变动,是一个比较“纯”的农村族群。客家文化怎么生存呢?在水源地区,客家人对水源的斗争是非常激烈的,因为占领了水源就可以生存,失去了水源就要走人。而潮汕人是比较商业化的族群,他们居住条件好,有非常独立自主的人格和非常精明的商业头脑;广府族群则非常务实、低调,而且富有创新精神。
    广东各个族群都有自己的优点,从传统走向现代,三个族群相比较,曾祥委认为广府族群的路子比较稳、比较实、比较快。他指出,在文化创新方面,既要继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同时也要吸取各个先进文化的成分,把稳定发展的问题处理好,从综合创新里面来推出先进文化。
    “我是在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转型做新路子的探索,为国家制订政策提供信息参考是我们的使命。”曾祥委这样评价自己的研究工作。他表示,文化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现代化归根到底就是实现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的核心就是文化的现代化。国家要发展,传统文化就必须完成向现代化文化的转型。
 
 
易松国:《如何经营现代婚姻》
 
    11月23日下午,深圳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系主任,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易松国教授做客在龙岗区龙城街道举行的“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通过一场《如何经营现代婚姻》的讲座,从现代婚姻家庭的现状和问题、如何处理婚姻冲突和应对婚姻危机、如何处理好与老人和子女的关系、如何处理好事业与婚姻家庭的关系、维系美满婚姻的秘诀等方面和深圳市民一起探讨现在人们生活中极其重要的婚姻问题。
    在论及现代的婚姻和以前的婚姻的不同时,易松国表示,“家庭关系、家庭结构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不同”,以前的家庭婚姻模式讲究男主外女主内,男人的地位比女人要高,而现在出现了很多职业女性,社会经济地位的改变导致了夫妻间关系的变化,现在的家庭关系越来越趋于平等,因此不能再按照以前的思维模式去处理现在的婚姻问题。而另一方面,从现在社会越来越高的离婚率可以看出,现代家庭婚姻的动荡性和风险性比起以前高了很多,这要求人们必须用一种经营的态度去对待婚姻,讲究策略和技巧。
    在谈到怎样维护夫妻关系、化解婚姻冲突的时候,易松国认为,首先要学会怎样理解对方和尊重对方,其次,要掌握维系美满婚姻的方法和技巧。“保持一定的距离!”在讲座中,易松国不忘给听众们支招,他认为,营造良好的氛围情调、不互相揭短、不时给婚姻生活施加肥料、彼此了解、赞美对方、保持宽容心态等行为都可以维系婚姻生活的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