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社科院党员志愿者推动社区居民推进垃圾分类
日期:2019-06-29 来源:深圳市社会科学院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指示,深圳市社会科学院根据《中共深圳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关于开展垃圾分类督导主题党员志愿行动的通知》的要求,派出党员志愿者,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社区督导工作。
6月27日晚7:00~9:00,社科院的党员志愿者来到深圳市罗湖区大塘垅小区,与社区居民和儿童志愿者一起,守卫在社区的三个垃圾投放点旁,积极引导居民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党员志愿者一边认真地为每位居民讲解分类要求,一边亲力亲为,将未分类完全的垃圾分拣后投入相应的垃圾箱。
大塘垅小区是老旧社区,在社区内已有若干个大型垃圾箱,志愿者们发现,社区居民习惯将垃圾投放在家门口的大型垃圾箱,不熟悉垃圾分类投放点,于是社科院的党员志愿者动员儿童志愿者,在多个传统大型投放箱旁边宣传,引导居民前来分类投放点。
此次活动,深圳市社科院的党员志愿者充分发挥社会力量,调动了社区的小区居民和儿童共同作为志愿者,加入到垃圾分类的督导工作中,创设了党员志愿者+专业志愿者+社区居民+儿童的多元参与垃圾分类治理模式。
社科院的党员志愿者结合以往研究认为,调动儿童参与垃圾分类,可以成为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发动儿童成为社区垃圾分类小小督导员,随时在社区引导,建立垃圾分类社区督导的常态化和外地化机制。
此次活动,深圳市社科院的党员志愿者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专业志愿者的协助下,同时调动了社区居民和儿童作为志愿者,共同加入到垃圾分类的督导工作中,创设了党员志愿者+专业志愿者+社区居民+儿童的多元参与治理的垃圾分类督导模式,探索建立垃圾分类社区督导工作的常态化和在地化机制。。
社科院的党员志愿者充分发挥研究精神,将当日的志愿服务活动同时作为实地调研工作,结合以往研究,为我市的垃圾分类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充分调动儿童参与,与深圳市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相结合,发动儿童成为社区垃圾分类的小小督导员,并让小朋友提出对本社区垃圾分类工作的合理化建议。(此次督导引入三位小朋友参与,他们立了大功)
第二,逐一排查社区垃圾分类箱的设置情况,将分类垃圾箱放在原垃圾箱旁边。引导居民从过去的大型投放箱转到分类投放箱,形成新的垃圾投放习惯。
第三,适当引入积分激励制度,提高老年人的投放意愿。
第四,物业管理公司的配合至关重要,建议不要采用行政化命令,而使用市场化的方式对物业管理人员进行激励,取得他们最大程度的配合和支持。
第五,进行垃圾分类调查研究。针对不同的社区类型,对垃圾分类的硬件设施、居民意愿、实际运行情况等进行全面摸底调查,为推进垃圾分类提出政策建议。
大塘垅社区党委周书记说,市社科院志愿者的建议针对性、操作性很强,他们将汇报反映给街道,希望就此推动整个桂园街道的环境卫生提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