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强国建设的路径和模式分析学术沙龙举行
日期:2019-06-24 来源:深圳特区报
深圳特区报讯 (记者 周国和 通讯员 王国帅)6月24日, 现代化强国建设的路径和模式分析学术沙龙在市社会科学院举办,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研究员做了“现代化强国建设的路径和模式分析”主题发言。
何传启认为,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多角度的研究,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采用系统论原理,从自然科学角度,开展新现代化研究。新现代化研究,是以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为基础和导向的新型现代化研究,属于一种交叉科学研究。何为现代化?何传启认为,现代化,是一个多义词,没有统一定义。在英文里,现代化一词,产生于18世纪(1716-1770年),在中文里,现代化一词,出现于20世纪初,从外文翻译过来的。而现代化研究是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已经有60多年历史。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现代化研究出现三次浪潮,产生大量理论。不同理论,对现代化的解释不同。在新现代化研究中,他们建立了一种系统分析方法,即从“创新到现代化的全过程”开展研究。在新现代化研究中,可从三个角度认识现代化,即现象:现代化是一个世界现象。本质:现代化是一种文明进步。意义:现代化是一个发展目标。
从学术角度看,现代化既是一个世界现象,也是一种文明进步;前者是表象,后者是本质。作为一种文明进步,现代化是从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范式转变,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合理保护;它发生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人类发展各个领域,同时文化多样性长期存在并发挥作用。如果把传统社会分为原始社会、农业社会两个阶段,把现代社会分为工业社会、知识社会两个阶段,那么,在18-21世纪期间,世界现代化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次和第二次现代化。
如今,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现代化被作为一个发展目标。国家现代化是全面的现代化,包括全部领域和所有方面的现代化,例如,政治现代化、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生态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等。
“现代化国家”是一种国家分类,即国家现代化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国家。现代化国家的三个标准是,定量标准:现代化指数高于高收入国家平均值的80%。排名标准:现代化指数的世界排名处于世界前20位。定性标准:六个领域及三个方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六个领域是: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生态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在六个领域中,三个方面是关键的,即先进生产力、社会进步、人的发展,它们都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而要成为现代化国家,需要做好三件事:遵重规律和尊重国情,选择合适的目标与路径,选择合适的模式与重点。
对中国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何传启介绍了十九大报告中三阶段、两步走战略安排,指出我们的目标就是建设现代化强国。他认为,未来中国现代化的模式选择是以人民为中心、向生活质量进军。未来15年的重点是:向生活质量进军,满足美好生活需求,提高生活满意度,质量优先、双轮驱动、六化协同、共建共享、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