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发展学术 服务社会
欢迎访问深圳市社会科学网 今天是

院内动态

增强忧患意识释放发展动力

 日期:2008-01-02   来源:深圳特区报

市社会科学院院长乐正在发言中表示,党的十六大以来,广东的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但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广东发展中面临的发展不平衡、不和谐问题依然存在,改善民生,均衡发展的某些领域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因此,我们在分析广东发展形势时,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省委书记汪洋同志在省委全会上强调指出:广东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排头兵’标准审视自己,必须清醒看到我们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的困难和不足。”他指出:“如果再不抓紧时间制定对策,解决上述问题,广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就难以实现,中央的要求、人民的期盼也难以完成。”

乐正直言我们发展过程中的困难与不足—珠三角的产业优化并没有完成,自有技术、自有品牌、自有知识产权的自主创新体系发展很不平衡,珠三角与粤东粤西、粤北山区的发展鸿沟依然明显,城乡居民的均富水平依然较低,文化教育的许多领域与经济大省地位依然不匹配,人口素质的整体改善依然任重道远。一些主要的人均指标落在浙江、江苏和山东后面。与发达国家地区和国际先进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当然,增强忧患意识的目的不是悲观气馁,而是力戒骄傲自满,小富即安的思想。”乐正说,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我们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落后,发展不足的问题,仍然是包括广东在内的全国各地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人均4000美元的发展水平,在世界上并不高,甚至不及阿根廷、墨西哥、委内瑞拉、马来西亚、泰国和东欧一些国家。在全民创业、地区均衡发展方面我们不如浙江,文化教育和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不及江苏,工业增长速度不如山东,现代服务业不及上海、北京。因此,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看到我们的真实地位,找出发展的差距,谦虚谨慎、奋发图强,以危机感树立使命感和责任感。

乐正表示,忧患意识是一种压力,更是一种动力。我们就是要查找不足推动工作,把这种压力转化为新的动力,让它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充分释放出来。过去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现在我们要按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努力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特别是深圳经济特区,应该瞄准国际先进城市,以世界眼光谋划自身的新发展。我们要以香港、新加坡等城市为楷模和标杆,继续以建设国际化城市为目标,努力培育世界品牌和跨国企业,拓展高新技术产业链条,建设世界级IT产业基地。要加快体制创新,部分实施自由贸易区功能,建设世界贸易大港。要向香港学习,与香港建立经济与城市规划建设的全面合作关系。以主办世界大运会为动力,提升文化软实力,扩大深圳国际影响力。为实现国际化城市目标,深圳要加倍苦练内功,以自主创新、循环经济两轮驱动为主导战略,以产业和城市建设高端化的两点支撑为转型目标,追求城市发展的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集束效益,以改善民生、增进幸福为导向,努力把深圳建设成一个宜人、和谐、具有独特文化品质、充满创新活力的国际化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