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发展学术 服务社会
欢迎访问深圳市社会科学网 今天是

院内动态

乐正主席出席与市城市化研究会的座谈会

 日期:2007-12-04   来源:社会科学院

W020171211523922260674.jpg

 

2007 11 22 下午,在银湖召开了市社科联与挂点学会深圳市城市化研究会的座谈会。市社科联今年开始实施领导挂点学会制度,市城市化研究会是乐正主席挂点的学会。出席本次会议的有:市社科联的乐正主席、汤庭芬秘书长、何国勇副处长等;深圳市城市化研究会的会长魏达志、执行会长林万泉、副会长李津逵、王九二、杨五三、傅华、钱进、李嘉洋等。

乐正主席首先肯定了深圳市城市化研究会长期以来在社科领域、尤其是在深圳市城市化进程中坚持不懈地面向社会、面向实践、面向群众,做了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工作。他指出社科联是为全市社科学术团体服务的机构,今天座谈会的目的一方面是了解深圳市城市化研究会的情况,另一方面也是登门服务,讨论学会对社科联的要求以及学会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力求通过各种办法解决。

乐正主席还就市社科联正在酝酿的明年工作重点,提出了四个创新构想与大家交流,请学会专家提意见,出思路,找对策。

第一,继续办好深圳学术沙龙,提高沙龙的学术水平,扩大沙龙影响,打造学术沙龙品牌。目前为止,深圳学术沙龙已办四十余期,产生较好的影响,但其品牌效应与“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深圳社科普及周”等相比还有明显差距。推动深圳学术沙龙的品牌化是我们明年工作的重点之一。

第二,做好学会服务,加强学会管理,进一步促进全市社科学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深圳民间社会团体发展较快,各类社团建设水平在全国领先。但深圳各类社团的发展参差不齐,尤其是社科社团普遍存在经费不足、发展不够的问题。社科联怎么通过加强管理推动全市社科学会的发展是明年的主要工作之一。

第三,关于创办“深圳学术周”的构想。“深圳社科普及周”和“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都是面向市民的大众化的活动,着眼于社科知识的普及和深圳市民人文素质的提高。市社科联拟于明年创办首届“深圳学术周”,着眼于提高深圳学术研究水平,每年就深圳城市社会经济重点领域进行理论研究和交流;一年一届,各有侧重,形成年会长期举办下去。

第四,从学科建设上推进发展,促进“深圳学派”的建立。

近年来,深圳市委市政府,尤其是市委宣传部领导高度重视深圳学术理论建设,多次提出大力加强深圳学派建设。乐主席认为深圳学派创建要从深圳实际出发,突出深圳作为改革开放试验田和排头兵的优势,在城市建设发展与改革开放经验积累等方面重点突破,在有关建设创新型城市、城市化与工业化、深港国际化大都会圈建设等优势领域进行创建。

汤庭芬秘书长就2008年市社科联工作构想做了三点补充:

第一,学术沙龙是培育深圳学派成长的一个非常好的平台,我们要高度重视学术沙龙的建设。市社科联会加大对学术沙龙的扶持力度,扩大学术沙龙的品牌效应,同时希望全市社科学会能够积极参与,主动承办形式多样的学术沙龙,注重提高学术沙龙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共同推动深圳学术沙龙品牌化建设。

第二,社科联创办的《社科通讯》季刊和“深圳社会科学网”是深圳社会科学界宣传的重要平台,明年这两个平台水平的提高、影响力的扩大有赖于学会专家学者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第三,再次强调“深圳学术周”将是明年社科联的一项重点工作,请大家多出点子,积极参与。

城市化研究会的专家学者在会上都很活跃,每个代表都做了发言。

魏达志会长首先代表深圳市城市化研究会发言,将乐正主席的讲话归纳为“四个学”,即学会、学术沙龙、学术周与深圳学派,认为这“四个学”的观点高瞻远瞩,立意深,思路新,听了很受鼓舞。

其次,汇报总结了研究会成立以来的工作。深圳城市化研究会从成立以来,经费紧张,困难不少,但依靠研究会各位负责人的共同志趣,依靠大家的共同资助,发展起来了。研究会今年在咨询服务、市场化运作方面做了一些尝试,通过课题经费来补贴学术研究,在学术研究方面成果颇丰。一是魏会长本人从深圳城市国际化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先后主编完成了《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丛书》、《深港大都会的机理研究》、《东盟经济与自由贸易研究》等。二是研究会的学术沙龙组织工作也取得较好成绩,2006年、2007年举办了多场学术沙龙。另外由李津逵副会长主持、研究会协办的银湖学术沙龙,在综合开发院城市经营中心已连续举办了33期,内容涉及城市建设发展、城市产业经济、城市规划管理、城市发展历史等各领域,邀请了国内外大批学者来做学术报告讲座。在深圳乃至全国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圈内产生了很大影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三是城市化研究会在推动深圳民间学术社团与内地有关城市合作交流,增加深圳对内地城市的辐射作用方面也做了一些努力。2007年以来,先后与江苏徐州、贵州节毕、陕西铜川等国内城市举办了4次经济学术交流座谈活动,得到了上述有关城市领导的高度评价,对宣传深圳、宣传深圳社科学会做了有益的尝试。

李津逵副会长等研究会成员也提出自己的见解。如学术沙龙的品牌化建设要在长期坚持、切实提高学术水平、与媒体宣传相结合等方面下功夫;深圳学派的建设要充分利用深圳特有的优势——改革开放,在建设创新型城市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进行相关的理论探讨与总结;由社科联(社科院)牵头,发行出版“深圳百名学人”丛书,推出深圳自己的学术明星等等。

最后大家高度评价了市社科联的领导挂点学会制度,相信在市社科联的支持下,在学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的社科学会工作一定会更上新的台阶。(深圳市城市化研究会 王九二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