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发展学术 服务社会
欢迎访问深圳市社会科学网 今天是

院内动态

我市首本社会发展蓝皮书出炉

 日期:2008-08-19   来源:深圳特区报

    由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和市民政局联合组织编纂的《2008年深圳蓝皮书:深圳社会发展报告》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昨天在深圳举行首发式。这是深圳第一本社会发展蓝皮书,全面分析了深圳社会发展状况和未来社会发展趋势,提出2008年深圳社会发展面临良好机遇,但是也面临四方面的挑战。

    《深圳蓝皮书:中国深圳发展报告》是深圳市社会科学院承担的“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资助的项目之一,是全面反映深圳改革与发展进程的年度报告,并从2003年开始作为全国皮书系列之一,连续6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深圳也因此成为继北京之后第二个加入全国皮书系列的城市。从2008年开始,由于该书的容量和研究专题性的要求,分为《深圳经济发展报告》和《深圳社会发展报告》两本。

    《深圳社会发展报告》以“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和民生发展为主题,由总报告、社会事业篇、社会工作篇、社会组织篇、城市管理篇、专题篇组成,比较详尽地阐述了2007年深圳社会发展的主要脉络,并对2008年深圳社会发展形势进行了预测。该书认为,2008年深圳社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深圳社会面临的机遇:一是市委、市政府在全市范围内掀起了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活动;二是出台了关于学习追赶世界先进城市的决定;三是制定了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的若干意见;四是出台了深圳市近期改革纲要,把社会领域的改革放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圳社会发展充满挑战:要面临四大转型及其衍生的社会发展成本与阵痛,一是面临从传统社会向公民社会的转型,二是面临从工业化向后工业化的转型,三是面临从特区内外二元化向特区内外一体化的转型,四是面临从粗放式经验化管理向科学严格精细长效化管理的转型。

    报告提出,深圳的社会发展和民生实践在一些方面已经走在其他城市前面,如2006年12月建立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的创举,在全国引起关注和热议;深圳社工制度成为一项制度创新;深圳社区建设在全国走在前列;深圳基层民主建设的“盐田模式”成为全国示范;此外深圳还在殡葬改革、居家养老服务政府买单、福彩公益金管理机制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开拓性探索。

    对于深圳未来社会发展的预测与展望,报告认为,2008年深圳社会领域的改革创新将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完善社会治理结构、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将成为社会改革的重点;深圳将更加重视民生问题,通过制度创新,让所有人口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提升深圳这座特大移民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幸福感和和谐度。

    市社科院院长乐正表示,编纂《深圳社会发展报告》的原因有三,一是党的十七大把社会建设放在与经济、政治、文化并列的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二是近年来深圳社会事业发展有了很大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呈现很多亮点,值得向全社会推介;三是相对于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的社会事业发展起步较晚,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公共治理结构的构建尚在起步阶段,有大量问题值得深入探讨、试验和推进,蓝皮书可以起到一个理论平台的作用。

    据了解,深圳蓝皮书多年来在深圳各项事业的发展上不断贡献理论成果和智慧,发挥着重要作用。除了《中国深圳发展报告》外,深圳市社会科学院主编的蓝皮书还有《深圳文化蓝皮书》、《深圳劳动保障蓝皮书》等。此外,深圳目前还有《深圳教育蓝皮书》、《深圳房地产蓝皮书》、《特区蓝皮书》等。(记者 马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