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发展学术 服务社会
欢迎访问深圳市社会科学网 今天是

学术年会

何香凝美术馆的学术深耕与文化实践

 日期:2025-09-26   来源:深圳特区报

  “透过她/他/TA的视界:海外华人艺术回顾展”展览现场。主办方供图

  “地域文化及艺术”系列明代吴门文人的书画世界及其雅玩展览现场。 主办方供图

  通过学术讲座链接传统文化和观众。 主办方供图

  ■ 深圳特区报记者 尹春芳

  作为深圳人身边的国家级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近年来锚定“经典艺术研究与传播”“岭南文化当代活化”“侨文化艺术联结”三大方向,在艺术史叙事建构、城市文化精神涵养、全球文明对话实践中,探索出“专业深度与公众温度互融”的发展路径,将艺术根系深深植入城市文化土壤,为深圳这座年轻城市的文化年轮注入历史厚度与创新活力。

  经典艺术:城市文化记忆的“精神锚点”

  美术馆的使命在于让历史深处的艺术精神与当代人产生精神共振。何香凝美术馆以何香凝艺术研究为核心,将其创作置于中国近现代史与艺术史的双重维度解读——《松·菊》等代表作不仅是笔墨技艺的呈现,更成为革命精神与高洁品格的视觉符号。通过“愿年年人月双清——纪念何香凝诞辰145周年艺术精品展”“声留大地间——何香凝艺术及文献专题展”“真如故——何香凝的松菊画境”等专题展览,结合本地学术研讨、工作坊等形式,这些经典被转化为市民可感知的文化资源;同步推出的“木刻记忆:1931-1945年中国艺术家的视觉实践与媒介传播”展(该展览获文化和旅游部2025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项目提名及深圳市宣传文化基金支持),联合广东美术馆、浙江美术馆等6家机构,呈现200件木刻珍品以及丰富的“抗战图像”,与何香凝的笔墨艺术形成跨媒介呼应,共同勾勒出近现代中国艺术的精神图谱。

  为拓展经典艺术的研究维度,何香凝美术馆自2020年起持续打造“地域文化及艺术”系列研究展,每年推出一场重量级传统书画展,通过馆际藏品互借与个案研究,系统梳理江南不同区域的文化艺术脉络——从娄东、扬州、金陵到海派、吴门,既挖掘地域传统书画的经典价值,也让文人艺术中的“闲逸精神”与“雅致生活”照进当下。正如何香凝美术馆馆长蔡显良所说,这一系列展览既是对中华文明优秀成果的守护与传承,也通过藏品活化实现文化惠民。2024年收官的吴门文人书画特展更串联起此前成果,为地域文化研究画上阶段性句号,与何香凝艺术、木刻经典展共同构成“近现代+传统地域”的经典艺术阐释体系。

  女性艺术与20世纪名人艺术的拓展,为城市文化记忆注入多元叙事。“张荔英·此心安处”“悠悠我心——20世纪亚洲女性艺术展”“秩序与共生——匈牙利女性艺术家联展”等展览,突破地域与文化边界,展现女性艺术家在不同时代、语境下的创作思考,让城市文化更具包容性与人文关怀;陈树人、于非闇、蔡楚生等20世纪名家艺术的系统展示,串联起中国近现代艺术的发展脉络,使美术馆成为城市文化记忆的“立体档案库”。这种对经典艺术的深度挖掘,既守护文化根脉,也为市民提供了理解城市文化基因的钥匙。

  岭南文化:

  传统与当代的“生态枢纽”

  岭南文化是深圳文化根系的重要组成,何香凝美术馆以“文化有机体”思维,搭建传统与当代岭南艺术的对话桥梁。一方面,通过“人间得此佳山水——何香凝、陈树人艺术文献展”等展览,系统梳理岭南画派“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革新精神与艺术特质,配套的学术讲座、“何香凝和陈树人的山水艺术三人谈”研讨等,邀请专家现场解读,观众围绕“岭南画派如何平衡传统与创新”展开热烈提问,形成学术与公众的深度互动,将其转化为可感知的文化遗产,为城市文化筑牢传统根基。另一方面,以“艺海同心——方楚雄、林淑然丹青五十年”展呈现艺术名家的花鸟画实践与传承,再通过“木棉花开——当代岭南中青年艺术展”“墨语山花·当代中国画邀请展”等展览平台,推动从中青年到名家的代际创作,让木棉意象、地域精神在不同艺术阶段的实践中焕发新生。

  美术馆的核心价值之一,是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之间建立动态平衡。何香凝美术馆通过学术研究、展览策划、公共教育的联动,既保留岭南艺术的笔墨精髓与精神内核,又鼓励当代艺术家注入创新因子,使岭南文化在城市发展中始终保持活力,成为深圳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支撑。

  侨文化:

  全球文明对话的“艺术纽带”

  自1997年建馆以来,何香凝美术馆持续关注海外华人艺术,已成功举办多届富有特色的海外华人艺术展,汇聚来自20余个国家的110余位艺术家的作品,并逐步建立起一批具有学术价值的馆藏,成为本馆的学术定位之一。“海外华人艺术家文化精品展”作为何香凝美术馆深耕侨文化艺术联结的核心品牌,将于今年举办该项目的第七届。经过多年积累,已逐步构建起覆盖全球的华人艺术学术研究与展示网络——每届展览均聚焦不同侨文化主题,既系统梳理海外华人艺术从“文化乡愁”到“跨域共生”的发展脉络,也为全球华人艺术家提供了跨地域、跨代际的对话平台,更让深圳市民近距离触摸到多元侨文化的艺术表达。

  此外,“从海洋出发——海外华人青年艺术家驻地项目”作为该品牌展览的重要延伸,邀请海外华人青年艺术家深入江门开平碉楼、台山华侨博物馆、潮汕侨批馆考察侨乡历史,再到南头古城驻留创作并开放工作室,将侨文化记忆与深圳当代生活融合,实现艺术与公众的零距离对话,也为华侨华人艺术研究积累了鲜活的青年创作案例。

  侨文化是深圳连接世界的文化纽带,何香凝美术馆通过艺术将这种纽带具象化。这些实践不仅丰富深圳文化景观,更在全球艺术对话中传递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与生命力,使美术馆成为城市参与全球文明交流的重要窗口,助力深圳在文化层面实现“本土性与国际性的统一”。

  近年来,何香凝美术馆的探索,本质上是一场“以艺术深度滋养城市文化精神”的实践。它以经典艺术筑牢城市记忆,以岭南文化激活创新活力,以侨文化拓展全球视野,既为深圳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专业范本,也为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文化自信培育贡献艺术力量。在深圳建设文化强市的进程中,这样的美术馆实践,正成为涵养城市精神的重要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