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发展学术 服务社会
欢迎访问深圳市社会科学网 今天是

学术年会

【学术年会子项目】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顺利举办第十六届深圳市学术年会高端学术研讨会——港澳青年发展问题专题研讨会

 日期:2024-12-09   来源: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官网

  11月26日,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顺利举办“港澳青年发展问题专题研讨会”。本次学术活动被列入第十六届深圳市学术年会高端学术研讨会系列活动,由深圳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深北莫深港融合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共广东省党史学会提供了课题指导。

  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深圳联络部处长陈素婷、紫荆学院教授薛林、深圳大学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教授徐海波、深圳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赖明明、深圳大学饶宗颐文化研究院副教授周磊等港澳研究资深专家学者受邀出席。会议的主题是“新时代港澳青年发展的重大机遇”。与会专家就港澳青年融合国家发展大局所应具备的国家意识、国情认识和素质能力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校长助理谢欢欣、深北莫深港融合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郭正林、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刘世华、高级讲师蒋绚、讲师王兰、杨彦哲、博士后研究员韩雪娇、学院秘书王曼等参加会议。


  


  马克思主义学院杨彦哲、王兰和蒋绚等教师分别汇报了“港澳青年国家认同研究”课题的阶段性成果和主要发现。杨彦哲系统梳理了从1949到1978年三十年中央对港方针政策及其实施历程,由此考察香港青年政治意识的发展变化;系统整理了香港发行近三十年的《中国学生周报》,发现贯穿香港青年政治意识发展的主线是民族观念,主流是爱国主义,无论是20世纪40年代还是50至60年代出生在香港本地的华人,对中华民族的归属、中国文化的认同、故土吾乡的情怀,始终保持天然感知和质朴认同。对国家的政治认同,则受到沧桑巨变历史境遇的深刻影响,不能简单地归因推理,应该结合国际大环境和国家发展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王兰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的香港青年政治意识,其国际环境、国内政策、社会基础、人口结构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爱国主义这条主线仍然存在,但干扰因素增多,逆转的可能性增大,需要全面系统地考察和深入细致地分析港澳青年在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回归以来的政治意识变化,揭示其主流主线和主要的影响因子。蒋绚认为,我们要相信和包容港澳青年,他们终将是港澳社会的主流,“一国两制”事业要靠他们去继承、去发展。


  


  与会专家在听取课题组三位成员的成果报告后,提出了许多建设性建议,表达了对港澳青年发展的关心和支持。一是要历史地认识港澳青年的思想状态,以大历史观来观察、透视港澳青年思想观念的历史连贯性和时代变迁性。二是要全面地认识港澳青年的思想状态,通过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深入分析,透视青年的立场、价值、态度、情感和行为,及其内在的逻辑联系。三是以可塑性来把握港澳青年,青年是人生的一个阶段,青年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情感态度、行为模式,都是可变可塑的,也是值得信任和包容的。研究目的归根到底是有利于港澳青年发展,最终使港澳青年成为“一国两制”事业的接班人,成为港澳繁荣稳定的社会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