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年会子项目】“2024年第十六届深圳市学术年会子项目高端学术年会(九)——《高质量拍摄电视剧〈黄道婆〉的意义》”会议举行
日期:2024-12-05 来源:深圳特区报
11月24日,由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深圳大学、深圳大学人文学院主办,深圳大学印度研究中心承办的“2024年第十六届深圳市学术年会子项目高端学术年会(九)——《高质量拍摄电视剧〈黄道婆〉的意义》”在深圳大学举办。
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弋灵、深圳市老领导(原市政协副主席)廖军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纪录中心电视剧创作部主任董红言、电视剧《黄道婆》总编剧黄斌、深圳卫视主持人雨燕、小说《黄道婆》作者郁龙余专题发言。来自北京的资深媒体人陈慧导演、首都师范大学荒林教授,作家、编剧、特型演员肖午先生,以及深圳大学教授吴俊忠、庄锡华、杨爱姣,深圳特区报、央广等媒体3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深圳,围绕“《高质量拍摄电视剧〈黄道婆〉的意义》”进行研讨交流。
35万字长篇历史小说《黄道婆》作者深圳大学教授郁龙余历时五十年写作、修改完成,于2022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黄道婆的故事,在中国尤其在江南一带几乎家喻户晓。《黄道婆》历史背景以明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及《清一统志》等历史文献为依据;风土人情多采自上海、崖州一带;故事、歌谣、民间传说多来自江南、海南。全书分“乌泥经出生”“黄家浜成长”“苦难童养媳”“逃命到崖州”“黎汉一家亲”“凤凰寨风情”“载艺归故乡”“衣被天下心”“情暖黄浦江”等九个部分。描写黄道婆从出生到终老、充满悲欢离合的一生,整部作品散发出古朴、清新、宜人之气。
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弋灵认为:黄道婆作为从古代劳动人民中产生的纺织科学家,为本土民众摆脱贫寒状态,带领他们走上温饱幸福之路,做出巨大贡献,深受当地黎民百姓欢迎与爱戴。作品中所蕴藉和张扬的民本精神和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和力量,弘扬了艰苦奋斗、求真务实、踔厉奋发的时代精神。
深圳市老领导(原市政协副主席)廖军文认为:郁龙余教授的《黄道婆》著作及研讨会意义非凡。在短视频表达主导的时代,《黄道婆》为内容表达提供了极好的文化素材,黄道婆是劳动人民智慧代表,其故事传播能助力文化自信,在新媒介助力下,让更多人领略其魅力,推动文化传承发展,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董红言主任通过视频连线发言:剧本是一剧之本,剧本创作非常重要。电视剧创作既要注重故事的艺术性和思想深度,也需兼顾娱乐性与大众接受度,编剧和创作团队在构思故事时,需要深入了解观众心理和市场趋势,精准把握热点。与此同时,投资方的关注点则在于作品的商业价值,如收视率、播放量及潜在收益。只有兼顾多方需求,才能创作出既受观众喜爱又具市场竞争力的电视剧。目前微短剧的发展势头良好,可以考虑先将《黄道婆》改编成微短剧。
黄斌编剧说:我与郁教授曾经多次就《黄道婆》小说的影视化改编进行过探讨,郁教授以五十年的时间潜心创作了小说《黄道婆》,这份毅力与坚持令人深感钦佩。他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出黄道婆这位历史人物的非凡人生,作为编剧,我认为这部作品具有极大的改编潜力。若能将其搬上荧幕,不仅能让更多人了解黄道婆的传奇故事,还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弘扬注入新的活力。
陈慧导演发言:黄道婆的故事不仅仅属于她个人,更属于那个时代、那个社会,乃至整个中华民族。她的故事,是对女性力量的最好诠释,也是对自立自强精神的最好传承。《黄道婆》不仅是一部艺术作品,更是一部具有深刻社会意义和教育意义的作品。我们希望通过这部剧,能够激发观众对女性自立自强精神的思考,对生命价值的重新审视,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荒林教授发言:《黄道婆》描写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杰出代表、著名纺织技术革新家黄道婆,从出生到终老充满悲欢离合的一生。她身上凝聚的顽强生命力、科学家企业家精神,有极其丰富的人民性,对我们今天的时代依然充满启迪。郁龙余教授如画的笔墨,塑造出丰满动人的黄道婆形象,也描绘出黄道婆所到之处上海、海南、深圳美丽迷人的风景,《黄道婆》的影视作品将有力推动文旅产业发展。
编导赵敏认为:一部成功的影视剧,最重要的标志就是有能让观众记住的角色。原著小说中,除了女主角黄道婆,还有许多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比如与她同病相怜的凤英、恶婆婆尤氏、有缘无分的吕万钟、传奇人物百岁奶奶等等。通过各色人物的塑造,通过友情、爱情和亲情的交织,展现黄道婆如何在失落中寻找希望,在离别中学会成长。
深圳大学人文学学院吴俊忠教授认为:作家经常遇见,学者型作家却不多见 。如果说,郁龙余教授作为印度学专家的研究成果,曾让我感到十分敬佩,那么,他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黄道婆》,却着实让我惊讶。且不论《黄道婆》的艺术水平如何,仅是这一种跨界创举,已让我对郁老师刮目相看。
深圳大学人文学院杨爱姣教授发言:历史小说《黄道婆》的问世,刷新了郁老师资深学者形象;其电视剧的开拍,这将是继深大校友郁秀(郁教授之女)《花季·雨季》电视剧之后、深圳大学文化建设史的又一里程碑事件。
腾讯公司盛理先生发言:在如今这样一个人工智能技术革命已然到来,科技变化日新月异的时代,《黄道婆》视频作品的意义显得尤为突出。黄道婆不怕艰难,克服重重阻力,磨砺技术,成就一番伟大事业的故事能够给当代年轻人注入奋斗的动力。同时郁教授五十年磨一剑的毅力和决心,也是我们年轻人奋斗的榜样。短视频是一种很好地将优秀的故事和人物榜样触达人民群众的媒介,我们一定会做好运营支持,让《黄道婆》的好故事激励更多的人。
深圳广电集团文化工作室的制片人兼高级主播雨燕发言建议:建议积极拥抱全媒体平台的高到达率,让案牍文字变成立体人物走进现代生活场域与之对话交流,尽可能激发最多受众的共情共鸣,从而彰显历史小说《黄道婆》的时代魅力。
作者郁龙余发言:从《白毛女》作者、百岁诗人贺敬之,到当代的青少年,凡是读了《黄道婆》的,都非常喜爱。国家一级战斗英雄、深大杰出校友史光柱听了《黄道婆》激动不已,情不自禁地为电视剧片头作词作曲《隔世姻缘》,表达的是一种跨越时空的英雄相惜。
著名钢琴音乐家王昌逵教授读过之后说:历史深情与时代激情相融合,产生一种美不可言的共情。他期待各方专业人士同心合力,将电视剧《黄道婆》打造成既鼓舞当代人,又激励后人的传世佳作。
《黄道婆》作者郁龙余教授发言。
(受访单位提供)
编辑 刘彦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李璐 三审 周国和
(作者: 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国和 通讯员 蒋慧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