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载全民文化讲堂 写就深圳文明新貌
日期:2025-10-3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李永杰 实习生 付锦林)10月18日,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办的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20周年特别活动在深圳图书馆举行。二十年来,这堂免费开放的“周末文化课”与全民共享文化盛宴,参与深圳文化的建设,见证深圳文化的发展。
二十年来,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坚持以“弘扬人文精神、发展公共文化、丰富市民生活、提升城市品位”为宗旨,把满足广大市民新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市民文化权益作为核心和关键,致力于让公共文化普惠市民群众,涵育城市精神,建设城市文明。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始终珍视市民的学习权利,并努力满足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文化需求。讲堂之上能听到非遗古琴现场演奏的松沉旷远,能看到书画家的现场挥毫,能走进国际象棋冠军的生涯故事,还能和《红楼梦》中的演员一同追忆经典……许多深圳人在讲堂中获得成长,找到共鸣,汲取力量。追随大讲堂十多年的市民赵晓菁就是其中之一,她告诉记者,“大讲堂的魅力,不仅在于传播知识,更在于激发普通人的潜能,让每个市民都有成为文化创造者与传递者的可能。”退休职工柳琴觉得,大讲堂就是一个没有围墙的大学,有幸融入这个文化殿堂,自己每天都在进步、在成长。精益求精、力求创新的大讲堂不仅凝结着深圳人周末的“现场感”时刻,搭建起专家学者与市民群众沟通的桥梁,还探索着城市人文精神的表达路径。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郑永年教授做客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
座无虚席的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现场
“它让每个异乡人都在文化土壤里扎下根须,让追逐梦想的旅程不再是无枝可栖的漂泊。”这是来深逐梦的刘程杰对大讲堂的评价,他在大讲堂中感受到深圳蓬勃跃动的文化脉搏。廿载大讲堂,名家泰斗不再遥不可及,高雅文化不再高居庙堂,莫言、汤一介、康震、郦波、周国平、姜昆、陈佩斯、严良堃、徐沛东、王蒙、毕淑敏、金一南、郑永年、樊纲等多领域名家纷纷汇聚,时事热点、经济科技、文学艺术、军事历史等前沿话题百花齐放,共同赋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和城市精神的涵育。提出并实施“文化立市”战略的深圳、深入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的深圳用二十年的文化讲堂实践再次向“两个文明”建设交出答卷。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杨宏海对此表示:“在从事深圳社科研究的过程中,有幸与市民文化大讲堂结缘,让我在历史考古中挖掘城市人文精神,从‘先进文化的全民共享’进而达致‘人文精神的深圳表达’。”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据了解,在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成立二十年间,已举办超过1400场讲座,超过1000位名家学者参与其中,更收获了无数的听众。市民群众从参与讲座,到组建“听众俱乐部”,推荐优秀嘉宾,为大讲堂的发展建言献策,在这一过程中,大讲堂以扎根市民、贴近群众的鲜明底色成长为“市民文化、市民参与、市民享用”的文化殿堂,展现出深圳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让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的不懈努力。
如今的大讲堂影响力与日俱增,还成功走出深圳,邀请全国人民共赴文化之约。据了解,大讲堂在2020年启动了线上直播服务,全国各地的观众足不出户即可实时参与讲座;在其成立二十周年之际,大讲堂创新上线市民文化云端大讲堂,实现“一次讲座、多次传播”,每年辐射粤港澳大湾区观众超过5000万人次。站在新起点上,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将继续为深圳加快推进高质量文化强市建设作出新的贡献,在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积极展现担当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