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发展学术 服务社会
欢迎访问深圳市社会科学网 今天是

社科普及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20周年特别活动举办:启动“市民文化云端大讲堂”,探讨“文化营造与城市文明”

 日期:2025-10-20   来源:读创文化广场

  10月18日下午,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20周年特别活动在深圳图书馆五楼报告厅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联合主办,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承办,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深圳图书馆)、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深圳报业集团等多家单位协办。

  

  “市民文化云端大讲堂”在活动上启动。据了解,云端大讲堂是一个集直播、点播、互动、社群、资源库于一体的综合性数字文化服务平台,旨在打造“永不落幕的线上大讲堂”,使市民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通过指尖便捷地享受高品位的文化盛宴,开启文化传播与文明传承新篇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奖章”获得者、国家文化艺术智库特聘专家王京生,坪山图书馆馆长、作家周国平与华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教授李凤亮,以“文化营造与城市文明”为主题展开对话活动,回顾市民文化大讲堂作为城市文化自觉与文明传承载体的发展历程,探讨人文精神与城市文明的关系,以及城市文化营造路径。

  “学术是文化立市的关键和根本。为什么?因为一个地方的学术文化是整个文化的核心,它决定着一个城市文化的眼光、格局和底蕴。”谈及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的创办初衷,王京生忆述道,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旨在为全国的一流学者在深圳传业授道解惑搭建一个平台,弘扬学术文化,并跟市民对话。“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给了学者们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样一个环境,恰恰20年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

  

  王京生认为,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如果是一滴水,它激起的是无限的波浪。其最根本的目的在于不断满足市民的文化权利。他表示,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为深圳的学术文化书写了光辉的一笔,其影响力至今仍在日益扩大。

  “文化对一个文明城市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周国平盛赞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与深圳读书月是深圳文化品牌中的支柱品牌,称其起步早、坚持久、办得精、品质高。他认为,如果说深圳是一个有文化的城市,那么一定要提这两个活动,它们对深圳成为一座文化城市功劳莫大。

  在李凤亮看来,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是深圳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是深圳学术进步的一个重要象征,为深圳的城市文化建设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认为,评价深圳时,我们不应只着眼于它拥有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企业、企业家和领先的科技,还应看到它拥有一批思想者、艺术家与学者,这才是深圳这座城市未来持久影响力的一个象征。而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在此过程中,无疑发挥了重要作用。李凤亮期待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未来为深圳学术文化的繁荣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据了解,作为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社科联共同主办的学术性与大众化结合的公益性文化品牌活动,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自2005年创办以来,始终秉持“让深圳成为因学习而受人尊重的城市”理念,累计邀请中外名家学者超千位,举办讲座超过1400场,每年惠及粤港澳大湾区受众超5000万人次。

  该活动先后荣获文化部“中国文化创新奖”、教育部“全国终身学习活动品牌”等殊荣,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大学”“市民的精神大粮仓”,成为深圳文化惠民工程的亮丽名片。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审读: 吴席平

  读创编辑张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