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发展学术 服务社会
欢迎访问深圳市社会科学网 今天是

社科普及

媒体报道 | 王国玮:养生从现在做起,越早收获越好

 日期:2025-07-28   来源:晶报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崇尚顺应自然之道,春生、夏长、秋收和冬藏,以及节气节点的自然规律成为重要的养生指南。7月20日,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邀请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原副院长、内科主任医师王国玮,围绕“四季养生原则与节气养生的方法”主题,带领深圳观众探寻养生之道。

  王国玮表示,《黄帝内经》里阐述了五大养生原则。第一是“法于阴阳”,可以理解为一种养生的智慧,或者一种法则。比如人们白天需要工作,晚上需要休息。第二是“和于术数”,就是锻炼的方法,现代人锻炼的方法很多,比如瑜伽、八段锦、太极拳,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喜好不一样,只要坚持就可以了。第三是“饮食有节”,很多人偏食、挑食,比如只吃蔬菜不吃肉,或者只吃肉不吃蔬菜,这都是不对的,营养要均衡。第四是“起居有常”,就是生活作息有规律。第五是“不妄作劳”,古人没有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分,他们实际更多是体力劳动,所以到了身体还不知道疲倦的时候,该下班就下班了,也就是说“形劳而不倦”的时候就知道收工了。

  “我用四句话来概括——生活规律化,饮食科学化,运动坚持化,心态平和化。”王国玮说,每个人从现在做起,从明天做起,做得越早,收获越好。

  王国玮还依次讲解了四季养生的要点——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一年四季养脾胃。

  “春天是养肝的季节。”王国玮称,肝主要的功能是主疏泄、主藏血、主筋、开窍于目。春天是多风的季节,所以过敏性疾病高发。春天对应人体的肝,因此肝病在春季高发。春天还容易出现儿童的皮肤传染病,比如麻疹、风疹、水痘等。春天养生要做到清静养神亦养肝、坚持运动可疏肝、充足睡眠即护肝。

  王国玮称,夏天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最活跃,按现代医学来说就是代谢最为旺盛的季节,人体毛孔开泄也比较频繁,如果出汗太多,对人体的损伤也是存在的,因为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夏天最常见的是三种病是中暑、热伤风、腹泻。“春天要防风邪,夏天要防暑跟湿。”夏天养生要注意心态平和勿过喜,思虑适度心要静,生活规律禁熬夜,养生可睡子午觉,爱好广泛可养心。

  “秋天要防燥跟火。”王国玮说,秋天要防范呼吸系统疾病,还要保持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因为这个季节精神疾病,比如焦虑、抑郁症状会加重。秋季养生要多看少说可养肺,要因人而异多饮水,精神愉快可疗肺,要少吃寒凉、辛辣的食物。

  到了冬天,寒邪容易损伤人体的阳气,养肾防寒最重要。养生重点是一个“藏”,就是要劳逸结合,防止熬夜加班。此外,冬天好发冻伤、关节性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呼吸道疾病、心脏疾病。在食补上讲究春天宜平补,夏天宜清补,秋天宜温补,到了冬天宜滋补。所以冬季养生防寒邪,要多吃一些健脾益肾的食物,比如粥糜、山药、桂圆、糯米、牛羊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