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船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源泉
日期:2018-11-2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并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理论自信”。理论自信,是指一个政党对其指导理论现有的和未来的价值与生命力的充分肯定。它不仅表现为对其指导理论在思想上的高度赞扬和行动中的积极实践,更表现为对其指导理论能够在历史变迁和社会进步中得到不断继承和发展的坚定信念和必胜信心。理论自信是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放到世界和时代的大视野中去考察,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并且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理论。
“红船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历史起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体现及革命精神的源头和精神基石,是推动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精神之源。“红船精神”中蕴含着理论自信的三个基本内涵:
第一,坚定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不动摇。理论自信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发展和继承、创新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思想政治方面,要始终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的原则和方法,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有所动摇和松懈,要进一步强化马克思主义思想在我国的推广和运用。
第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坚定信念。在具体的执政过程中,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理论指导,按照这些理论的原则、方法,积极鼓励人民、引导人民,调动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积极性,加强对这一理论的学习和运用能力。
第三,始终坚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推动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创新。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必须杜绝浮夸作风,杜绝空谈理论不切实际的做法,尤其是党员干部更应当树立典范,更加注重实际工作能力,探索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发挥理论功能的路径和方法,使得理论功效得到最大化的展现。在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既要善于运用这些理论成果,又要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理论的和实践的。习近平总书记对“红船精神”的概括,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内涵。“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对坚定理论自信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指引我们坚定理论自信,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坚定理论自信;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指引我们坚定理论自信,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指引我们坚定理论自信,要树立正确的人民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现阶段,世界范围内经济形势面临着严峻挑战,西方国家在自身理论无法应付当前经济危机的情况下,很多学者将目光投向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且期望从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寻找到解决资本主义社会问题的方法和手段,这更加说明这一理论的先进性。当前改革已经进入到关键阶段,在世界范围内,政治经济形势也日益复杂。因此,不论是从对内的发展角度,还是对外的国际关系角度,都必须以“红船精神”为引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
另外,我们还需要在思想层面上准确、客观地看待“红船精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关系,在实证研究层面上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在现实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从而进一步深化对“红船精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内在联系的研究,使得弘扬以“红船精神”为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
姓名:徐蓓 工作单位:南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