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发展学术 服务社会
欢迎访问深圳市社会科学网 今天是

社科普及

优化财政政策 提振全球经济

 日期:2016-12-0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11月28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法国巴黎发布《全球经济展望》(Global Economic Outlook)报告。该报告认为,提高全球贸易开放水平可应对全球经济低增长。如何在全球市场不确定性激增背景下提振全球贸易?如何实现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学者。


全球政策不确定性增加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朱民表示,当前世界经济处于低水平均衡状态,表现为低增长、低利率、低通胀、低油价、低贸易增长、低全球资本流动。


报告预测,2016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约为3%,2017年为3.3%,2018年为3.6%。虽然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缓步提高,但全球贸易增长疲弱呈持续性趋势,发达经济体增长趋势减弱,贸易增速放缓将制约未来全球生产力提高。在主要发达经济体中,随着宽松财政政策的推行,美国经济增长将加速。根据预测,经合组织地区35国2017年经济年均增长率为2%,2018年为2.3%。在新兴经济体中,2017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为6.4%,2018年为6.1%。在2017年至2018年间,印度的增长率预计将徘徊在7.5%以上。但许多新兴经济体将维持低速经济增长。巴西经济衰退预计将于2017年结束,2018年将以1.2%的速度增长。


朱民认为,当前全球政策不确定性增加。具体表现为:不同央行的政策发生背离,各国内部宏观政策的不确定性增强,如英国“脱欧”、美国大选等都增强了不确定性;全球货币政策发生背离,日本央行和欧央行持续性推行零利率和负利率,处于利率下行通道,但美国进入了利率上升通道,且未来12个月,美元潜在继续走强的势头仍在加强;货币市场和汇率发生调整,货币市场的波动将会加大,这可能是收益也可能是风险;金融结构发生变化,新型经济体在加杠杆而发达国家在去杠杆。


经合组织秘书长安赫尔·古里亚(Angel Gurría)在报告发布会上表示,应对当前低利率挑战,政策制定者可利用财政杠杆促进经济增长,减少不平等现象,例如投资高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教育与技能培训、投资科技创新等项目,促进包容性经济增长。


结构性改革提振就业及经济活力


美国财政部原部长、哈佛大学原校长劳伦斯·萨默斯(Lawrence Summers)认为,随着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美国将采取财政扩张的计划,例如大量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大幅减税等。不过,基础设施等项目需进行精心设计才可能产生预期经济效益。萨默斯强调,美国采纳适当的财政扩张政策有利于美国经济,也可能为全球经济增长带来贡献,但过度推行贸易保护主义会影响到全球经济,并可能抑制美国的发展。中美是世界前两大经济体,中美关系非常重要,并将影响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方向。中美两国应以发展共同目标为契机务实合作。


经合组织首席经济学家凯瑟琳·曼恩(Catherine Mann)表示,贸易保护主义不仅不利于国内经济增长,也不利于国际经济增长,可能导致物价上涨、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工作岗位丧失以及国家财政地位降低。报告呼吁政府避免采取贸易保护政策,鼓励政府进行结构性改革提振就业及经济活力。


洛克菲勒慈善顾问公司副总裁希瑟·格雷迪(Heather Grady)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全球金融市场存在不确定性,在解决当下问题时,可通过技术创新,达到预期效果。同时,开展合作至关重要,应本着务实的精神推进中美合作。


优化财政政策应对低增长挑战


报告提出,有效的货币政策需要财政政策的支持,也需要经济结构性改革以提振经济增长。各国应加大经济改革的动力,更加平衡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将有助于全球经济增长,同时降低金融风险。


德国波茨坦高等可持续发展研究所(IASS Potsdam)高级研究员孔安德(Andreas Kraemer)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推进经济发展时,权衡利弊,有效推进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英国实际成本咨询公司(Trucost)已经研发出计算国家、地区或公司净产值以及净成本的新算法,并发布报告警示全球自然资本风险显著增加。德国可持续投资评估机构(Oekom Research)也对国家、地区或公司的表现出具信息报告。他认为,国际金融市场需要加强对可持续性的关注,决策者应确保金融活动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每个人都应反思当前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以及人类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