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发展学术 服务社会
欢迎访问深圳市社会科学网 今天是

社科普及

通胀预期如何管理

 日期:2010-07-20   来源:人民网

7月17日,国家发改委出人意料地公布了一段录音,以证明持续数月的绿豆价格大涨,缘于一些“幕后黑手”的操纵。从所公布的录音来看,其中“绿豆产量会出现明显减少”,“价格上涨已成必然”,以及建议与会者“不要卖出绿豆,要卖也要少卖”等用语,的确有“价格串通”之嫌。

  此次公布录音,让人联想到前不久对有关企业的处罚。

  7月1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联合召开新闻通气会,通报几起哄抬农产品价格违法案件的查处情况,其中吉林玉米中心批发市场被罚款100万元,另3家企业被罚款30万至50万元。原因是去年10月17日,吉林玉米中心批发市场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召集国内16个省区、市109家绿豆经销企业,召开了“第一届全国绿豆市场产销行情研讨会”。国家发改委经过调查,认定与会企业相互串通,捏造散布绿豆大幅减产等涨价信息,统一价格上涨共识,对全国绿豆价格的上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上述录音,即来自此次研讨会。

  但发改委的处罚却引来巨大反弹。不仅受罚企业大声鸣冤,绿豆价格,也未因企业受罚应声跌落,而是“迎罚而上”。尤其是,随后住建部公布近期房租大涨的调查报告,也将房租大涨,归因于“幕后黑手”。因其结论轻率,引来“寻找替罪羊”的质疑,并由此及彼,连带发改委对企业的重罚,也引发舆论巨大反弹——此番公布录音,可以看作是发改委针对质疑的回应。

  证明价格上涨系因企业串通和“幕后黑手”,发改委比住建部要容易得多。相关绿豆产销企业的确聚在一起开了会,虽名为“研讨”,却很难摆脱串谋之嫌,而且与会企业遍布全国主要产销地区,一定程度上的确能够左右价格走势。比较而言,住建部就没这么走运了,串谋自然不一定必须开个会,但想坐实房租主要因中介炒作而上涨,却也绝不是找个目标这么容易。

  但发改委按相关法规上限作出的处罚决定未必没有瑕疵。那些绿豆企业在“研讨会”上推断绿豆主产区的产量同比下降64.05%,与《中国粮食年鉴》中绿豆产量下降14.9%的数据相差悬殊,可鉴于统计数据的公信力目前严重不足,仅此显然难以打消人们的怀疑。毕竟,绿豆产量下降似乎是一个普遍的共识。

  发改委最近对通胀预期的管理有加强之势。《关于市场价格异常波动时期价格违法行为处罚的特别规定(征求意见稿)》,也在对绿豆企业开出罚单后推出,其处罚上限,比现行的法规规定上调一倍。客观原因,也许缘于通胀预期压力不断加大。但消除通胀预期,依靠严刑峻法是最下策之举。有关部门应该下功夫做的工作,是将涨价的来龙去脉尽可能详细地告诉公众——还是那句老话:透明是最好的杀毒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