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十大好书
日期:2016-11-29 来源:晶报
(以出版时间为序)
1
《统治与教育: 从国民到公民》 徐贲 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6-1
●推荐理由:尽管古希腊人已注意到统治与教育的关系,但两千五百余年来,本书作者第一次明确提出“统治即教育”命题,对此作了人类思想光谱与治理(统治)实践两条线路严密的梳理与论证,并得出健康的“统治与教育”关系,应是统治者也是被统治者,教育者也是被教育者的结论。不仅如此,作者将法国社会学家埃吕的“前宣传”理论向前推进一步,认为未成年人接受意识形态宣传,亦属“前宣传”范畴。在此基础上,作者结合自己亲身经历和持久观察,首次提出“黑、白、灰”宣传“三原色说”,丰富了人类对统治中宣传所充当角色的认知。作者融历史与现实,理论思考与人类实践,公民责任感与学者严谨审慎于一炉,为读者贡献了一部政治哲学核心命题百科全书。(刘苏里)
2
《我的应许之地:以色列的荣耀与悲情》 [以]阿里·沙维特 著,简扬 译 中信出版社 2016-1
●推荐理由:从建国者本·古里安一代,以色列人就清楚自己的生存境遇。但对此作清晰表达的,是第二代理政代表人物内塔尼亚胡(《持久的和平》):失败即亡国。因而“和平”对这个1948年建国的国家,已非“珍贵”能概括。造化弄人,近七十年来,以色列人无时不处在和平的威胁之中,一代代男女为此奔赴战场。本书作者沙维特饱含激情,将自己家族五代人的遭际融进犹太人复国梦想、卓绝建国实践,以及捍卫生存权利中,谱写了一曲震撼人心“以色列的荣耀与悲情”之歌。作为参加过国防军伞兵部队的左翼人士,沙维特对以色列今天生存状态,未来如何走出生存悖论,有着非同一般左翼深层而现实的思考,令人回味无穷,使得本书不仅是一册家族国族“荣耀与悲情”历史之书,更是一册关于以色列未来和平超越“左右”难得一见的寓言大作。(刘苏里)
3
《思虑20世纪:托尼·朱特思想自传》 [美]托尼·朱特、蒂莫西·斯奈德 著,苏光恩 译 中信出版社 2016-2
●推荐理由:《思虑二十世纪》是托尼·朱特罹患了肌萎缩侧索硬化症(除了头部、眼睛和声带之外,全身哪儿都不能动了)之后,与另一位历史学家蒂莫西·斯奈德的对话记录。这是朱特作为历史学家和公共知识分子,最后对这世界所说的他必须要说的话。这是他的精神自传(其中也包括了虽简略却很生动的他关于自己生活经历的完整叙述),也是对其所著《战后欧洲史》《重估价值》等的必要的说明与补充,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一部二十世纪知识分子以权力与正义为核心的理念史和精神史。是一部学识与见解融会贯通,充满深刻与睿智之处的作品。(止庵)
4
《望春风》 格非 著 译林出版社 2016-7
●推荐理由:《望春风》以半个世纪中国乡村中的人物命运和历史变迁为焦点,重返时间的河流,对逝去的故乡和老去的故人作了告别。格非以一个讲故事的人的身份,用一种质朴的笔调,为自己生活的乡村立传,为乡村里生活的几代人立传。在这个藏龙卧虎自成一炉的“世外桃源”里,每个人物身上都有着巨大的魔力,不到最后一刻解不开。通过一个又一个的人物,把整篇小说串联起来。不到最后一刻,谜底都无法一一揭开。格非写出了每个异乡人心中的乡愁,写出了中国的乡村正在快速消亡的悲哀和无可奈何。村庄没有了,甚至祖坟也找不到了,我们的根、我们的魂去哪里?履霜坚冰待春风。(龚县流)
5
《造房子》 王澍 著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6-8
●推荐理由:这是一本视角特别、张扬与谦卑并行的建筑艺术随笔集。作者王澍是位科班出身的建筑师,他在书中的文章里不时流露出对某些建筑理论、传统观念的不同理解,对中国传统造园艺术、建筑与人和自然的联系等话题亦有独到心得。基本上,书中每篇文章因建筑写起,却更多触及中国传统文人审美、东方哲学等延伸出来的领域,这使得这些文章具有超出建筑艺术阐释的深度与价值。王澍的文笔很好,将之从建筑范畴抽离,置于纯粹的艺术随笔写作者中也并不逊色。此外,这本书从形式到内容十分统一,装帧设计大方得体,与作者的艺术审美很契合。(丁杨)
6
《科雷马故事》 [俄]瓦尔拉姆·沙拉莫夫 著,黄柱宇、唐伯讷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9
●推荐理由:《科雷马故事》是作者沙拉莫夫以自己在“古拉格”度过的15年所见所闻所感为题材写的短篇小说集。在同类作品(并不限于前苏联)中,毫无疑问是最优秀也最接近永恒的一部。整部作品有着一种特别难得的纯净:主人公们(他们实际上是整个人类的缩影)像大地一样承受一切苦难,但也像大地一样结实。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索尔·贝娄说:“《科雷马故事》是一部反映生活本质的书。”附带说一句,《科雷马故事》虽然是一部短篇小说集(作为小说它们有着精妙的构思),属于虚构类作品,其中大量的场景和细节却因其真实而为历史学家所重视,并被采纳进有关古拉格的历史著作之中。(止庵)
7
《伍迪·艾伦谈话录》 [美]埃里克·拉克斯 著,付裕、纪宇 译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6-9
●推荐理由:这是一本访谈录,也是一本观察记。可贵之处在于著者埃里克·拉克斯通过长达38年的跟踪采访,记录并见证了伍迪·艾伦从喜剧演员到电影大师的经典历程。著者用轻松幽默的语言,通过对现实生活中伍迪·艾伦大量细节的描述,将他最为本真和最真实的情感展现出来。尤其是该书最后一章“生涯”部分,是伍迪·艾伦对于人生的思考与自省,于此可明晰其人生的起起落落以及隐藏在背后的深层意义。阅读此书,欣赏伍迪·艾伦的电影及其他,可能更会使读者产生共鸣。所以说,如果你喜爱伍迪·艾伦,喜爱电影,喜爱喜剧,那么,不妨阅读《伍迪·艾伦访谈录》,它将会成为开启你通往伍迪·艾伦内心深处的一把钥匙。(李凤亮)
8
《北鸢》 葛亮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6-10
●推荐理由:葛亮遥想父祖辈的乱世流离,耗时七年写就长篇《北鸢》,一部“大视野”的小说,将家族、性别、诗书礼乐、民俗工艺置于时代框架之中,出场人物众多,叙事盘根错节,呈现民国的沧桑与风华。葛亮创造了一种既古典又现代的文学叙事语言,既典重温雅又细致入微,写市井风情错落有致,写时代风云开阖有度,成就了这位“当代华语小说界最可期待的作家”独树一帜的抒情美学。某种意义上说,在华夏文明末世的颓败天空,《北鸢》是小说家放飞的一只虎虎有生气的风筝。(黄子平)
9
《龙头凤尾》 马家辉 著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16-10
●推荐理由:香港资深传媒人、专栏作家马家辉51岁始写作长篇小说,一出手果然令人拍案惊奇。洪门堂口掌门人与英国情报官的宿命因缘,嵌入香港沦陷的骇人历史,以粗口烂舌的阳刚写缠绵悱恻的阴柔,情场、赌场、战场、权力场,乱世的“男女”及“男男”承受着重重叠叠的秘密和背叛。秘密是不可告人的伦理情境,亦是香港命运的黑箱作业;而背叛则是恩怨情仇的永劫轮回——马家辉笔下的香港史,恰是身份暧昧者的无间地狱。(黄子平)
10
《纳粹医生:医学屠杀与种族灭绝心理学》 [美]罗伯特·杰伊·利夫顿 著,王义、刘伟 译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6-10
●推荐理由:本书的主旨是“理解罪恶”,在大量访谈的基础上写成。作者访谈了29名纳粹医生和药剂师,12名前纳粹律师、法官、经济学家、教师、建筑师、管理人员、党务官员等,还有80名前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囚犯——其中40人进入集中营后曾经成为纳粹的“医学助手”。作者试图展现,罪恶的制度设计是如何“把人变成鬼”的。作者的注意力集中在纳粹医生如何利用医学知识提高杀人效率,对犹太人进行种族灭绝式的大屠杀这个方面。本书第三部分“种族灭绝心理学”进一步讨论种族灭绝这个问题,作者试图从历史观念、社会心理、个人心理等多个方面,来探讨何以会发生纳粹集中营里的这种大屠杀。(江晓原)
跨版撰文 晶报记者 朱健
跨版摄影 晶报记者 高雷 刘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