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发展学术 服务社会
欢迎访问深圳市社会科学网 今天是

社科普及

数据驱动为政府治理现代化铺路搭桥

 日期:2016-11-24   来源:深圳特区报

大数据时代最大的亮点,就是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将通过计算得到解决,公众将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大数据不只是一次颠覆性的技术革命,更是一场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与治理理念的全方位变革。大数据知道我们的“生辰八字”,知道我们的喜怒哀乐,知道我们的过去与当下,甚至知道我们的未来将去往何方。在大数据面前,我们的“存在感”时刻都在被刷新。


日前发布的《深圳市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计划(2016-2018年)》提出,要建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工作机制,有效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


美国有句谚语:“除了上帝,任何人都必须用数据来说话。” 因为数据是对客观世界进行量化与记录的结果,而量化则是人类进行科学研究最根本的手段。数据标注的是过去与当下,预示的则是未来趋势。数据之中暗含着发展规律,大数据蕴藏着无限的信息、知识与智慧,用好大数据能够更好地把握未来脉动。深圳瞄准大数据制定专门的行动计划,开通上线政府数据开放平台,是落实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促进大数据开发利用、推动创新创业的重要举措,将释放出巨大的技术红利、制度红利和创新红利。


数据驱动,是实现政府治理模式创新的有效路径。大数据的全息呈现、开放共享,有利于推动政府治理的组织架构从科层、分割、封闭向开放、协同、合作转型;大数据所提供的“交叉复现”和“数据混搭”,可以为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提供可行方案,有利于政府从“主观主义”“经验主义”的模糊治理转向“实事求是”“数据驱动”的精准治理。当然,政府要真正做到用数据说话、决策、管理和创新,而不是“拍脑袋”决策,关键是要有完善的数据采集、整合、分析、处理、共享机制与平台。统筹规划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全市统一的政务云平台;构建全市统一的大数据中心,强化数据资源的汇聚整合;建设全市大数据应用服务平台,提升大数据分析与服务能力……行动计划“对症下药”,实际上就是为实现政府治理现代化“铺路搭桥”。


技术流、物质流、资金流、人才流的具体流向越来越倚重数据流,大数据已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动力。同时,数据作为一种特殊的创新资源,永远不会被消耗,只会在层层使用中不断被传递,在使用中不断被赋予新的意义,实现数据的增值增量。通过开放更多的数据,让创新的资源自由的流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才能成为燎原之势。着力构建大数据创新载体和公共服务平台,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数据新技术、新产品、新标准,推动大数据与传统产业协同创新的新业态蓬勃发展,建立安全可信的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将成为深圳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的重要一环。


大数据时代最大的亮点,就是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将通过计算得到解决,公众将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利用大数据优化配置学校、医院、社康中心;构建信息化监管模式,减少执法资源的无效投入和浪费;运用大数据对食品药品安全进行监测,及时发布风险预警研判……通过建成全市统一的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开展大数据增值性、公益性与创新性开发利用,不仅可以满足民众对政府数据的“知情权”和“使用权”,也能够引导政府提供更加精准化、差异化、个性化的公共服务,全面提升民众“获得感”。当然,所有的一切都要建立在数据安全的基础上。而如何完善大数据运用的规范与标准,防止其任性“裸奔”,则是一个更深远的课题。


来源: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