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创新探索提高反诈工作质效
日期:2024-12-31 来源:深圳特区报
■ 张建霞
提 要
高校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需要全校师生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配合。通过不断创新和探索,完善反诈工作体系,提高反诈工作的效果和质量,护好校园的安宁与和谐。
大学生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和防范意识薄弱,成为电信网络犯罪的主要目标群体之一。校园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不仅会给大学生带来经济损失,还会引发其心理健康问题和学业障碍。
高校应利用自身特色优势,推动构建高校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长效机制,构建反诈工作新格局。
发挥专长优势,提升高校反电信网络诈骗实践性与学理性
结合特色课程,融入教育教学体系。《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是大学公共基础必修课程。按照教育部教学改革的新要求,理论讲授占32学时,实践教学占16学时。该课程的实践教学部分旨在将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升其辨别是非的能力,以及认识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在实践教学环节,多数高校设置了人机互动实验课程。各高校可将电信网络诈骗案例整合为人机互动内容,使学生在人机模拟互动中,学会识别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开展跨学科研究和合作,拓宽反电信网络诈骗视野。高校应承担起应对电信网络诈骗的学术责任,将反电信网络诈骗纳入一些研究课题与学科竞赛之中。鼓励师生结合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撰写论文、咨政报告等,揭示电信网络诈骗的底层逻辑、原理及应对策略。同时,高校可设立反电信网络诈骗实验室,集聚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开展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的专项研究,为反诈工作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持和技术保障,以及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解决方案。
结合校园文化,创新高校反诈骗工作形式
结合网络新媒体。电信网络诈骗作为一种可预防的犯罪类型,防范宣传是降低案件发生率的关键。高校应结合网络新媒体的传播环境及特性,创新教育宣传方法。充分利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等平台,定期发布反电信网络诈骗的提示信息和案例分析。同时,推出一系列具有教育意义、易于传播的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视频,增强学生的防范意识和辨别能力。
组建学生宣讲团。高校可利用法学院师生的专业知识,组建普法先锋队、宣讲团。该队伍应致力于整理和分析高校中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例及其特点,并结合法学知识,开展反电信网络诈骗普法活动。要用学生视角传播反电信网络诈骗的关键信息,例如重视个人信息安全、警惕各种诱惑、坚决抵制贪图小利等行为,整体提升学生群体的反诈意识。
创建“无诈学院”“无诈学生社区”。通过建立“无诈学院”和“无诈学生社区”,能够动员更多力量参与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在“无诈学院”的建设中,要充分利用学院力量,普及电信诈骗的危害和常见手段,确保校园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细致扎实。同时,社区可通过逐层逐栋的无诈创建,实施全面宣传,构建坚实的反诈“安全网”,将反电信网络诈骗教育融入学生学习生活各个方面,推动构建高校反诈工作格局,打造一个可推广、可复制的“反诈防骗高校样本”。
结合校园文化特色,打造反诈品牌活动
高校可依托其校园文化,创建反电信网络诈骗品牌活动。例如,可策划以反电信网络诈骗为主题的文艺表演等项目;邀请反电信网络诈骗领域专家、杰出校友等,进行专题讲座、分享专业经验;利用学校在科研方面的优势,开展反诈骗技术的研发与成果展示活动。与此同时,青年是社会中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推动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教育要结合学生特点,利用学生特长,以时下高校学子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推进反诈活动。例如举办反诈画出来(漫画大赛)、反诈说出来(脱口秀大赛)、反诈唱出来(歌曲改编大赛)、反诈演出来(情景剧/短剧大赛)等活动,丰富反电信网络诈骗教育活动形式,激发师生的思考和讨论,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和主动性,从而使得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既具有娱乐性又不失教育意义。
加大协同力度,构筑反诈合力
加大与周边社区的联动与共建。高校可与周边社区建立紧密的反诈合作机制,共同推进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通过与社区居委会、警务室等合作,及时了解社区内的电信网络诈骗情况,共享反诈信息和资源,形成应对合力。同时,高校要鼓励师生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特别是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的防范和宣传。通过组织师生走进社区,开展反诈讲座、发放宣传资料、提供咨询帮助等形式的活动,不仅可以提升社区居民的反诈能力,还能增强师生的社会责任感。
强化与专业反诈骗中心的合作与协同。高校应加强与反诈中心等部门的合作与联动,共同筑牢反电信网络诈骗整体防线。高校应与地方反诈中心携手合作,邀请警务人员进入校园进行反诈骗教育和宣传,共同推进反诈骗的宣传与培训活动,并提供专业的支持与指导,以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
增进与金融机构的沟通与合作。高校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不应局限于校园内部,而应与社会各界形成联动,共同构建全民反诈的氛围。金融机构正积极推广大数据技术在预防电信诈骗领域的应用,以实现迅速预警、提示和资金止付。高校要与其加强交流与合作。
总之,高校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需要全校师生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配合。通过不断创新和探索,完善反诈工作体系,提高反诈工作的效果和质量,护好校园的安宁与和谐。(本文受2023-2024年度深圳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课题“新时代高校反诈骗工作实践探索:意义、困境与路径”资助)
(作者系深圳大学金融科技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辅导员、讲师)